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山西忻州市五措并举助推“三品”认证
添加时间:2012-12-03 09:43    来源:未知点击:

  今年以来,忻州市采取五项有力措施,做到五个到位,扎实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不断扩大“三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积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按照忻州市农委《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农技干部进村入社到户“135行动”的通知》(忻农发[2012]9号)文件安排,编写了“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程序”、“如何申报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要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点”等专业技术资料。并于3月14日在忻府区奇村古庙会期间进行了“三品”标志使用、识别及认证程序的宣传咨询活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在市中心“日月广场”进行了“三品”咨询宣传活动;9月20日在市体育广场“全国科普日”暨第一届“科普忻州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三品”认证咨询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单位的认证积极性,提升了市民对“三品”的知晓度。
  二是标志管理到位。根据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在全省开展“三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的通知》(晋农质安发[2012]2号)文件精神,结合忻州实际,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三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的通知》(忻农函[2012]17号)下发到14个县(市、区),要求各县(市、区)对辖区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标志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市县两级共出动检查人次230人次,共检查市场(超市)42个。在检查过程中,“三品”监管人员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开展了“三品”概念、标志图案、标志防伪查询等内容的宣传和指导,引导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经营主体在正确识别、选购优质农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三是教育培训到位。为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内检员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促进“三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忻州市积极组织“三品”内部管理人员及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农业部及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举办的各类“三品”内检员培训班,全市共有96名“三品”生产者企业人员参加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使“三品”生产者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化组织生产的重要性和打造知名品牌的时代性;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三品”生产者对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投入品的了解和规范使用;明确了“三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为企业进行“三品”规范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三品”认证内检员培训合格证书,全市“三品”生产企业100%落实内检员制度。
  四是现场指导到位。深入“三品”生产企业帮助企业建立“三品”原料基地标志牌,督促企业完善“三品”生产原料生产技术规范,帮助企业做好原料基地从种到收各个环节的生产记录及工作记录;并对企业的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记录档案进行补充完善;通过企业和“三品”管理部门签订的质量安全承诺书,进一步督促企业进行标准化和程序化组织生产。以产地环境监测、生产规程控制、投入品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及可追溯制度建立为关键点,加大“三品”生产企业自查及各级工作机构突击检查的力度和频率。不断加强对认证企业的生产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操作规程及生产档案等相关记录,落实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今年新增“三品”产地认定面积15万亩。
  五是证后监管到位。结合农业部的“‘三品’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和省绿色中心的“认证农产品监管年活动”,着力强化认证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全面建立和实施认证企业信用考核制度,全市“三品”网格化监管制度已基本建立。对96个“三品”认证企业进行全程监管,组织检查员深入获证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督导检查,进一步督促企业完善生产记录、落实操作规程、规范档案管理等。做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个100%,即:认证单位100%签订质量保证承诺书、认证单位100%落实内检员制度、认证单位100%按全程标准化生产、适宜无公害农产品100%贴标上市、“三品”现场检查率达到100%、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率达到100%、认证单位100%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通过以上五项有力措施,今年全市新增“三品”认证企业34个,新增认证“三品”88个,比全年任务超额175%。目前,全市有效认证“三品”总数达4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