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产品想进大超市,但是找不到门路”,“我们想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可惜资金困难,找银行又因为没有抵押贷不到款”……昆明农产品行业协会自2011年9月成立至今,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会员数量增至200多家,会员遇到类似的问题也总会想到找协会解决,协会已为会员搭起了沟通之桥。
“会员的诉求是什么,协会的工作就是什么”。一年来,协会先后以参观考察、座谈会议等形式组织9次活动,了解了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围绕会员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做好“服务”这篇文章,不仅和民生银行达成亿元的授信合作,还通过“农超对接”、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措施,在帮助会员产品走出昆明,走出云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协会还先后为会员申报无偿项目扶持资金近1000万元,这当中,单是省级项目就有33个。
银企合作破解融资难题
“我们公司为了黑松露和眼睛蛇毒两个产品的研发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但还有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无法解决。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较难,而社会资本不仅风险大,利息也高,所以相关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此次通过‘通联通保’的方式可缓解一部分的资金压力。”云南龙凤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廖丽华在协会2012年7月组织的一次银企合作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和龙凤谷药业有着同样想法的会员企业并不在少数,把矿泉水以16元/瓶价格卖到上海、深圳的云南兴盛水业有限公司是这样;敢于在农博会限货,把晚香蜜桃卖到百元一个的昆明文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苦荞5000亩、燕麦1500亩的寻甸艾燕荞麦专业合作社同样如此。云南兴盛水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定位于高端市场,眼下正是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而这时协会组织银企座谈可以说是雪中送炭,通过和多家金融机构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找到了最适合我们的金融产品,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而事实上,协会为解决会员融资难题,在2012年4月已经组织召开了一次贷款咨询服务会议,向银行推介企业,由银行对会员单位发放两年期小额无息贷款,只是由于多数企业因信誉担保人难以落实,仅为企业解决无息贷款420万元。但在7月份的这次银企合作座谈会上,协会不仅邀请到中国银行呈贡支行、昆明市信用联社、富滇银行昆明科技支行、农业银行潘家湾支行、民生银行北市区支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一起参会,还和民生银行达成了1亿元的授信合作。截至目前,共有22家企业先后与银行达成协议,通过采用“互联互保”、“资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形式贷款4000万元。
“农超对接”打开会员销路
如果说银企合作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的话,那么推动“农超对接”则是着眼于解决会员企业的产品销路问题。
“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迫在眉睫。”昆明农产品行业协会会长唐明才说,当前,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农产品流通不畅,因信息不灵致生产过盛,在产地难销;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大,在城市造成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再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令人不安,“吃得放不放心”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
为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2012年6月,协会和市商务局在呈贡新区会堂组织召开了昆明农超对接座谈会,并邀请市供销社、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科协、市工商局、市粮食局等部门参加。昆明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云南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等12家流通企业代表和寻甸联合艾燕荞麦专业合作社、云南琼浆坊经贸有限公司等26家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座谈会议,产销见面,架起了生产与流通的“桥梁”,已有部分商品进入超市销售。
而早在2011年9月,协会刚成立之初就与市供销社联合组团参加“2011第七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并在农博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整个活动共组织会员单位76户,布展110个展位,销售产品75.4万元,签订产品订货合同1388万元。眼下正值“2012第八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召开之际,协会将组织更多的会员企业到会参展。
抱团触网搭建信息平台
协会在大力推进会员银企合作、“农超对接”的同时,还着重加强信息服务。通过自办会刊《昆明农产品》,以刊物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工作研究,向会员提供行业动态和各类相关信息,及时将国家有关农产品行业政策、商品信息提供给会员单位,促进农产品交易。
网络建设方面,协会筹建的昆明泛亚农产品交易网()已于9月1日正式运行,并与淘宝网、阿里巴巴实现“三网贯通”,以最大限度地推介会员企业的商品。此外,协会还注册了公司,专门从事网络销售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目前,网络销售商品分15大类、148个单品,10天来销售商品12个单品、3.1万元。
“我们将请科研院校提供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研成果,通过《昆明农产品》和昆明泛亚农产品交易网增设的‘科研成果推广’栏目宣传推广,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增加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唐明才说,下一步,除主动联系市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向科技投入项目倾斜外,还将组织会员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农业科学技术培训,针对会员单位的特殊需求,请科研院校专家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指导。
唐明才表示,未来的一年是昆明农产品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推进发展的关键之年,协会将致力于打造一批龙头企业,要为项目前景好、经营管理好、科技含量高、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