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西藏昌都地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江奋进谱新篇
添加时间:2009-06-02 00:00    来源:点击:
 

    昌都地区昌都县左巴村的村民次曲在沼气棚里采摘蔬菜(3月18日摄)。近年来,西藏昌都地区加快薪柴替代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6月的藏东,草木翠绿,万象更新,三江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在这耕耘的季节,不论牧场田野,还是建设工地,63万昌都各族儿女正以真抓实干的工作热情,加快建设和发展,齐心协力谋跨越、奔小康,全心全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抢抓机遇保增长

    今年昌都地区迎来了国家投资的大好机遇,“十一五”规划项目、昌都地区解放60周年大庆项目、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等众多投资巨大的项目建设为昌都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季度,昌都地区开复工项目71个,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4.5%,项目开复工数和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势显著。今年昌都地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亿元,投资额创历史新高。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强劲的固定资产投资为确保昌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年我们积极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基本建设成效显著,但投资拉动只是手段,最终的发展要靠产业建设来实现。”昌都地委书记王瑞连一句话点出了昌都地区基础建设的落脚点。

    被列为昌都地区产业发展两大支柱的矿产、水能,是昌都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玉龙铜矿开发建设为龙头,三江水电资源开发为牵引,今年昌都地区将在确保玉龙铜矿一期二步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加快藏电外送能源接续基地建设基础性工作。

    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今年昌都地区抓住滇藏、川藏公路和邦达机场升级改造的契机,以旅游规划、景区建设、宣传促销为抓手,以芒康盐井古盐田和八宿然乌湖、来古冰川旅游开发为重点,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亿元;

    继续大力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家电家具下乡工作,消费信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同时拉开,积极巩固城镇消费,力争地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20%;积极实施“万乡千村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市场消费体系。

    共建和谐保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谈及今年民生事业发展重点,昌都地区行署专员吾金平措表示,今年昌都将以农牧区、基层和贫困偏远地区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引导各项社会事业投资重点向农牧区倾斜,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依托投资力度加大的有利条件,昌都地区继续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全年民生项目投资预计达到8.3亿元,覆盖农牧区新农村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农牧区饮水和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

    13137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任务,将使昌都地区提前一年使80%的农牧民住进新房。同时,昌都地区将更多人力、财力、物力用到农村水、电、路、信、邮政、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年内力争新增44个通路行政村,使行政村通路率达到83.8%以上;完成431个村委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及22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任务;解决12万人、21万头(只、匹)牲畜的安全饮水和8万人的用电问题,确保农牧区用电人口达到58.58%;进一步扩大通信网络覆盖面,使农牧区行政村通话率达到55%以上。

    今年,昌都地区将以“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和431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农牧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力争600名农牧民白内障患者年内重见光明。继续加大碘盐推广力度,碘盐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公斤2元,使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80%以上。

    齐抓共管保稳定

    社会稳定是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昌都地区高举“三个维护”的旗帜,进一步贯彻落实“讲策略、手不软、抓重点、落实到位”的维稳原则和“两个切记、一个靠近”的工作要求,有效组织和整合各方维稳力量,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群防群治,严密防范,确保了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针对反分裂斗争形势,昌都地区从今年2月底集中开展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主题教育活动,据统计,活动开展两个多月来,地、县、乡镇各级宣讲组深入到全地区1127个行政村,开展集中宣讲12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行政村宣讲覆盖率达到90%。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地区各族群众的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建设平安昌都、和谐昌都、小康昌都、生态昌都打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防止和化解资源纠纷是昌都地区维稳工作的重点。进入虫草采集季节以来,昌都地区认真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各级政府采取法制宣传、干部下乡蹲点、组织巡查队等多项措施规范虫草采集行为,加强虫草资源的管理,维护各采集点的治安秩序,引导农牧民安全、有序采集虫草,及时排查调处各采挖点出现的资源纠纷隐患和苗头,将各种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群众增收与治安稳定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