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庄浪巧打时空差 “立体农业”富农家
添加时间:2009-03-19 00:00    来源:点击:
    打一个时间差,苹果挂果之前种菜花,一亩地增收了1000多元;根据农作物生长空间不同,西瓜地里种黄瓜,每亩地又可增收2000多元……日前,在自家果园里,甘肃省庄浪县万泉镇高川村农民高敏学述说着“立体农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万泉镇高川村一带是庄浪县有名的“瓜果之乡”。2007年,受冰雹灾害的影响,农民苹果收入大幅下降。庄浪县农业部门及时上门诊断,为果农开出“良方”:在果园中套种一些其他作物弥补损失。在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去年该村许多果农在苹果园里套种了菜花、黄瓜、黄豆等蔬菜和经济作物。不料这“小试牛刀”竟然让农民地里收入大幅增加。 
    在庄浪县,像高川村村民一样,许多农民依靠“立体农业”鼓起了钱袋子。 
    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庄浪县充分发挥百万水平梯田和淤地坝建设带来的生态优势,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使果品、洋芋、畜牧业等不断升级换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受旱灾、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不稳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喜忧参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农民农业投资风险,继续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呢?庄浪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在土地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大力发展现代立体循环农业,利用“苹果-蔬菜-洋芋”、“苹果-蔬菜-黄豆”、“西瓜-黄瓜-冬菠”等套种模式,让同一块地长出几种庄稼,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让寸土生出“金疙瘩”。 
    阳川乡孙王村农民孙有成去年在苹果园里套种红萝卜和黄豆,仅红萝卜一项,亩产达到1200多公斤,以当时每公斤1.2元的批发价格计算,每亩增加收入1500多元。 
    “立体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地块单一种植带来的风险,激发了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庄浪县进一步加快了立体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决定在万泉、朱店、阳川、南湖等8个乡镇的新植果园示范区套种洋芋5.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