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排放、生活垃圾和“五小”工业污染,是我国农村当前环境问题的顽症之一。3日,一个市场化运营、致力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建设的农村环保合作社,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成立。 记者了解到,果园镇农村环保合作社建设了4500个垃圾池,在9个行政村分别设立了垃圾收购点,配备9辆三轮摩托车挨家挨户收购垃圾。同时,他们招募了199名环保志愿者作为合作社保洁员,其职责是督促农户将可堆肥垃圾定期分散填埋,维护农庄、道路的公共环境卫生,向农户收购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并进行二次分类,将可利用垃圾(玻璃、塑料、橡胶)送至废品公司,有害不可降解垃圾(电池、灯泡、灯管)集中送至镇压缩中转站,然后统一运送到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集中填埋。农户只需每月交纳3元至5元保洁费(低保户除外)作为保洁员的基本工资,便可享受到上门分类回收垃圾的“环保服务”,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变卖所得则作为合作社运营费用或保洁员工资补贴。 长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卫球告诉记者,若照搬城市的垃圾处理模式,长沙县每年需投资3000万元用于垃圾分类、运输,这是地方财政难以承受的。而通过环保合作社形式,收集和处理农村固体废弃物等,所需资金仅为政府投入的1/10左右,而且环保效果好,农民也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