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要在生活中获得人生应急费用,最重要的渠道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贷,这样的借贷不用支付利息,因为关系亲密,这样的借贷一般也会有借有还,不至于存在借了不还的问题,更不存在道德风险。
除了向亲朋好友借以外,还有一条渠道是向金融机构借,比如向合作社借。因为一般金融机构与农户打交道的能力很差,很难掌握农民的信用情况,难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放贷。农村正规金融在向农民放贷时,出现收不回来贷款的坏账比例要远高于一般情况,所以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户放贷。
农户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向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机构借贷。黑社会放贷,他们不用抵押,不担心贷款收不回来,因为农户不敢借了钱不还。黑社会放贷,利息高一点,年息20%、30%甚至更高,对农户来讲,借贷救了急,对黑社会来讲,高息放贷,赚了利息,两不亏欠。只要农户不存在故意不还贷款的情况,黑社会也不会随意诉诸暴力。
以上所说就是,农民对金融有需求,主要是生活应急之需。有需求就有贷款的利息,就有利益。如果在村社内,有一个金融部门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应急贷款,并收取一定利息,如年息10%,则一方面可以解农民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一方面村社金融部门也有利息收入。当然也存在农户借了不还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