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理论前沿 > 论文在线 >
宋修伟:如何拯救杂交水稻(1)
添加时间:2014-09-10 08:19    来源:未知点击: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带着他的杂交水稻引领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一时间,杂交水稻推广至20多个国家,种植面积近亿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眼下,我国正从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这种转变对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造成了巨大冲击。拯救杂交水稻,迫在眉睫。
  数据显示,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2002年的46个增加到2004年最高的59个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9个;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早期的9个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年1个;从2007年起就未出现过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杂交稻主要推广品种的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由1993年的213.3万亩,大幅降至2012年的37.4万亩,降幅高达82.5%(见上图)。
  “拯救杂交水稻!”是记者8月26日在“C两优华占”长江上游品种示范会上听到最多的提议。其实,早在三年前,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就发出了拯救杂交稻的呼吁:要把拯救杂交稻当作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挽救民族种业的大事来抓。
  “拯救杂交水稻是一个系统工程,非几个人、几家单位力所能及。要有政策支持;要找准阻碍杂交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攻关;要加强多部门、多行业的密切配合,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陈立云说,“只有这样,杂交水稻才会重新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