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美国棉花供需
由于去年春天棉花的高价位,今年世界棉花的种植面积增加了2百万公顷,产量增加了140万吨,达到2680万吨。其中美国2011年棉花产量大约为340万吨,预计出口将达到250万吨。
2012年度,由于棉花价格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粮食价格,预计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会减少230万公顷,约7%。尽管美国棉花耕种面积预计也会减少,但由于天气条件较好,预计单产会提高,棉花产量预计将达到386万吨,同比增长约14%。综合考虑,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将减少140万吨,约5%。
在需求方面,全球的纺织业依然面临着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消化高价位时买进的棉花库存两大问题。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全球的棉花需求量大约在2350万吨,和全球的产量相比,340万吨的供需差距可能会导致今年全球库存量的大幅上升。
价格与需求的变化
回顾最近18个月的价格走势,棉花下游产品的进口价格峰值和棉花价格峰值之间一般有三个月的滞后期,且幅度远低于棉价的波动。而棉制品的销量则与棉价成反比地变化。需求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 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采购量会减少。
另外,棉价的上涨也削弱了棉制品的竞争力。2011年,棉质服装进口下降13%,与此同时,人造纤维的进口却增长了8%。棉花丢失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影响棉价的几个方面
? 库存/使用关系:当库存/使用率高,市场价格就低;而当库存/使用率低,价格就高。正如经济学家们所讲的,解决高价的方法就是高价本身,即当供需失衡时,市场就会发挥作用,把他们带回到原来的轨道。2011年的市场就见证了这一理论,当前一年的棉价涨得过高时,这一年的棉纺厂用量就下降了4%。历史的数据还显示,棉纺厂用量最大的年份都是经济增长率超过5%的年份。而我们对下一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是3%到3.5%。
? 政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棉花大国的政策。中国今年存储了3百多万吨棉花,这支撑了目前中国棉花市场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水平。另外,印度的棉花的出口禁令也有利支撑了棉价。
? 其他作物的价格:农民可以选择种植各种作物,所以棉花之外其他作物的价格也同时左右着农民种植的热情。
? 能源价格:能源价格不仅影响着作物的种植成本,同时也影响着人造纤维的价格。而这两者的上升都会引起棉花价格的上涨。
? 美元汇率:大多数棉花贸易使用美元交易,若美元走强,棉价随之被抬高,从而购买方需求被影响而减弱。
市场需求展望
一般来说,任何商品的需求都可以量化成两个值:消费者数量,及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额。
过去的10年中,全球人口增长了11%,从60亿增加到67亿。虽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整体看人口数量还是在不断上升。全球人均零售额增长了90%多,从人均2000美元增长到3850美元;零售店铺面积增长了200%,从4000万平米增长到1.3亿平米。
从全球商品市场看,不仅消费者数量大大增加,个人的购买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自1995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了20%,而世界经济/购买能力增长了60%。
在消费支出的分布来看,发达国家消费者过去十年间在服装方面的开支一直在降低,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将在未来十年中继续。有研究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在服装方面的实际消费降低了7%,从3274亿美元降至3051亿美元;而到2020年,该数据将继续下降3%,降至2963亿美元。该研究中还显示,中国和印度过去十年里在服装方面的花费有明显上升,并会在下个十年中继续增长。根据目前的需求增长速度,预计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进口数额最大的国家。
到2015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70亿, 2025年达到80亿。世界中产阶级数量持续高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会新增数以百万计的消费人群。全球新增的中产阶级有90%分布在亚洲,其中大多数出现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增长意味着将有更多使用棉花产品的消费者。
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带动了一系列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特别是资源丰富的南美和澳大利亚。当这些经济体进一步发展,开始使用自己的资源,中国和印度又将越来越多地转向其他地区,如非洲,推动那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产生更多的中产阶级消费群。换言之,世界将有更多的消费者,更大的购买力,意味着更大的市场需求。
当然,我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潜在阻力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世界上土地和水的供应正在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长而越显珍贵。这意味着近年来我们经历的很多商品价格上涨还有持续的可能。如果消费者被迫要为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涨价买单,那么纺织品和服装开支在消费者新增收入中的比重就很难增加。但无论如何,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量的提高,消费者对棉花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
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拥有非常好的产品,棉花在全球消费者眼中不仅是当今时尚界舒适感和透气性表现最佳的纤维,也是最环保的。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和美国棉花公司一直倾力于研究开发棉花制品和开展消费者推广活动,并携手中国棉花协会共同发展。我们非常期待与您一起继续为这份重要的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