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协会动态 >
达州一批涉农协会荣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称号
添加时间:2010-11-04 09:06    来源:未知点击:

  近日,中国科协、财政部对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和农村科普带头人进行了表彰,达州市渠县花椒协会、宣汉县东林乡曾山村蔬菜协会、万源市生态养猪协会、大竹县醪糟协会、达县茶果产业技术协会、通川区东岳柑桔科普示范基地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称号,共获奖补资金120万元。开江县草食牲畜产业开发协会获省科协、省财政厅表彰,获奖补资金10万元。在前三届的评审表彰中,达州市共有五协会、一个科普基地、四个科普带头人获奖。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是中国科协和财政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开展科普惠农活动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资助的一种奖励方式,是科协系统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开展的一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品牌性、标志性工程。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健全了科普服务“三农”工作机制。该项目2006年实施以来,达州市市、县两级科协组织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县科协成立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划和措施,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的培育、选拔、考核等相关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市科协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对县、市、区科协目标考核内容。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农村科普组织快速发展,到去年底,全市发展农技协1246个,其中全国“百强协会”1个、省级“百强协会”38个;建科普基地828个,市级命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144名。其示范、试验、辐射和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基层科普组织结合本地生产和资源优势,组织引导农户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宣汉海福奶牛协会以胡家镇奶牛产业区为中心,建奶牛养殖小区8个,带动周边5个乡镇39个村468个社的农户发展奶牛7532头,建成能繁母牛基地村20个,活牛交易市场50个,优质肉牛育肥场2个。大竹县醪糟协会在月华、石河等10个乡镇62村建立5万亩优质糯稻生产基地,协会统一邀请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培训栽培技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优质水稻生产。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有了奖补资金的扶持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级科普组织信心足、干劲大、重实干、讲实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项目覆盖农户89010户,受益人口522100人,人均收入4848元,与未受益的农户人均增加收入500元以上。大竹县星火禽业协会年经营总收入3.2亿元,协会集体经营收入2500万元;渠县花椒协会引导农户利用山地种植花椒,种植面积已达到51000多亩,涉及13个乡镇、45个村,惠及农户28500户,2009年,协会会员人均收入达5380元,比一般农户人均增收高出10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