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协会动态 >
涉农协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添加时间:2010-10-22 14:04    来源:未知点击:

    近年来,贵港市各地养殖、种植、农机等涉农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发展到壮大,涉农协会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好帮手。
    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助农民增收
    桂平市金田镇的梁老伯在养殖黄沙鳖时,因不懂喂养技巧,黄沙鳖生长的速度很慢,梁老伯为此愁眉苦脸。苦思无计之际,桂平市金田镇黄沙鳖养殖协会重新燃起了他致富的希望。协会的技术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他养殖黄沙鳖的方法和技巧,梁大伯茅塞顿开。次年,他饲养的第一批黄沙鳖就净赚了2万多元。
    据悉,桂平市金田镇党委、政府充分依靠黄沙鳖协会这个龙头,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了黄沙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该镇黄沙鳖养殖协会成立至今,已发展会员300多人(户),黄沙鳖养殖面积达8240亩。通过协会带动,全镇黄沙鳖养殖户达到了1782户。如今,该镇养殖黄沙鳖的农户人均收入达2.43万元。
    据了解,目前,贵港市有黄沙鳖养殖户8618户、黄沙鳖养殖专业村(屯)42个,黄沙鳖养殖面积达14541亩,年总产量535.28万只,产值8.29亿元。黄沙鳖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的一个响当当品牌。
    推介农产品,破解销售难题
    近几年,港南区瓦塘乡南山村农民黎发寿每年饲养的“光明鸽”种鸽均在800对左右,月产乳鸽1000多羽。但因村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售成了老大难问题。永顺光明鸽养殖协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他联系鸽商上门收购。而今,黎发寿饲养的乳鸽供不应求,月获利4000元左右。
    目前,该市成立的许多涉农协会都有自己固定的客商。同时,由协会来组织产品的推介,销售产品,避免了每个农户都要自己寻求买方市场的尴尬,节约了推销成本。而且协会有专门的推销员来推销产品,联系广泛,可以货比三家。还有一些协会本身就经营农产品的买卖。永顺鸽业养殖协会就是其中一个。该协会发起人莫永志本身就是贵港市永顺光明鸽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既经营肉鸽、乳鸽,也为农民朋友提供种鸽,同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和农户达成协议,以保护价回收肉鸽。这首先是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问题,其次是降低了农户的经营养殖风险,保障了农户的利益。节约种养成本,提高效益。
    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的黄大哥在说起养猪协会时,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养猪,饲料多是踩单车或开摩托车到镇上去拉,或者是让卖主送货上门,算上油钱或者运费,买来的饲料总是会贵一点。这样算下来,养猪成本不仅高且很费事。加入了养猪协会后,协会本身就经营饲料生意,为会员供货是免费送货上门,既节约了运费,还省心省事。
    说起协会的好处,乳鸽养殖户黎发寿也有话要说,加入协会后,协会帮助联系买家,再也不用为销售跑上跑下,无形中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十分划算。记者了解到,我市许多协会都经营肥料、饲料、农药、种子、禽畜药物等各类农业生产物资,并且免费为会员送货上门,十分方便、快捷,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扶贫助困,为民办实事
    港南区瓦塘乡南山村2005年被港南区政府确定为养鸽扶贫点,永顺光明鸽业党支部、永顺养鸽协会马上进村了解情况,帮助该村规范养鸽设施,在种鸽饲养技术以及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试点工作获得了成功,带动了全村200多户农民从事肉鸽养殖,养殖户年获利60多万元。几年来,该村肉鸽养殖规模均保持在1万对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鸽村。
    近两三年来,在养鸽协会的辐射带动下,港南区瓦塘乡南山村、新塘乡上兰村和西江农场九队、覃塘区石卡镇及周边兴业县等地每年均有近3万农户饲养“光明鸽”种鸽30万对,每对种鸽年纯收入70元以上,比普通品种增收30元,获利颇丰。
    如今,我市各地注册成立各种涉农协会达239个,加盟协会的农户达到7万多户,这些协会助推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