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传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5元、同比增长15%、再创历史纪录的捷报。圆满完成了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到2012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4100元”的任务。
我省自然条件差、就业岗位不充足、增收渠道不够多,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浅表的、深层的矛盾问题突出,同时受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经济下行影响,农民增收困难重重。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去年我省是如何攻坚克难、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的呢?
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增收
去年,省委、省政府把促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着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培育新的增收亮点,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5%,为近年来最高。
“总体上看,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收贡献率最大,成为去年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占比为4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分析认为,我省加大促农增收的产业政策落实,推动马铃薯、蔬菜、苹果、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发展,全省特色优势农作物面积达到2805万亩,较上年增加55万亩;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占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5%。在去年遭遇雪灾、暴雨、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不利条件下,确保了农牧业实现大幅增收,是农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的根本保障。
“地里种的蔬菜、洋芋都比上年价格高。”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农民钱其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家1座7分地的大棚蔬菜年收入2.4万元。去年1斤洋芋收购价5毛钱,比上年多2毛钱,1亩洋芋纯收入1500元。”
据省农村财务资产管理总站监测显示,2012年我省马铃薯统货收购价每公斤0.91元,较上年上涨30%;玉米每公斤2.3元,上涨15%;洋葱每公斤1.5元,上涨约114%。同时,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牛肉从2011年每公斤32元增加至每公斤40元,增幅达25%,羊肉基本稳定在每公斤42元至45元;鸡蛋全年总体价格较去年有大幅增长;生猪价格虽持续低位运行,但三季度后价格止滑上涨。“农产品量价齐涨,价格大幅上涨且保持高位运行,拉动了农业收入增幅较大。”省农村财务资产管理总站站长雷耀武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双联行动在全省58个贫困县区深入开展,各地、各单位组织干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送农资、传技术,理思路、谋发展,连民心、提信心,千方百计促进富民产业发展,齐心协力挖掘增长潜力,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国扶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资性转移性收入突出
作为“铁杆庄稼”的劳务产业,一路走红。2012年,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39.7万人,预计创劳务收入590亿元。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0%。
“在制种玉米抽雄的农忙季节,一个季节工每天涨到了100元,还不容易找。”高台县南华乡义和村农民肖进忠告诉记者,他家种了10亩玉米制种,与制种公司签订亩收入2300元的保底价,比上年高出200元,主要支付人工成本投入。1亩制种玉米纯收入可达1400元。
高台县监测数据显示,农民工工资均上涨,服务业劳务人员工资从2011年的每月1000元至1400元增加到2012年的1200元至1600元;2011年建筑用工小工每天80元至100元,大工100元至150元,2012年分别增加到100元至120元、150元至200元。
据了解,2012年全国多数省区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农民工大多在从事的行业中为一线工人,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收入影响尤为明显。受经济环境影响,省内外务工工价均有所上调。据调查,总体上,去年全省各地农民赴外省务工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民外出务工总数小幅增长,就地就近输转规模扩大。上半年,各地加大劳务输出,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三夏”结束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迎来“二次小高峰”,输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就地就近务工和外出务工工资均呈现持续上升势头,务工工资水平大幅上涨,农民工资性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中央、省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补贴范围扩大、标准提高,良种补贴由冬小麦扩大到水稻、春小麦、玉米等作物;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村低保标准提高;新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全面落实,促使农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据监测,各地普遍反映农村低保标准同比增长10%,农户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由每亩35元增至42元。全省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达12.2%。
未来农民增收任重道远
虽然我省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95元,同时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总量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存量差距已由2006年的1275元扩大到2012年的3505元,农民收入水平低仍然是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要短板。提高我省农民增收的低基数、缩短区域性差异,仍然任重道远。
对此,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促农增收放在“收入倍增”中重点安排,多策并举、多轮驱动拓宽增收渠道,在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和推进产业化经营中增加经营性收入,在发展劳务经济和县域经济中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加大对农业和农民投入中扩大转移性收入,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增加财产收入,确保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去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年)》,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促农增收,全省上下将迎难而上,以超赶速度提高农民增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