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特色乡镇 > 特色产业群 >
张宝才:带着村民卖菜致富
添加时间:2013-03-26 12:13    来源:点击:

  “收入越来越高,心情越来越好。”

  这是跟着张宝才种菜的村民的感慨。

  张宝才,磴口县渡口镇新地村村民,2010年,张宝才响应政府号召,召集14户农民成立了天丰园果蔬合作社,建成连片高效温室32棚,注册资金320万元。2012年,天丰园果蔬合作社蔬菜总播面积达到90亩,蔬菜总产量约270吨。磴口县不少老百姓餐桌上的蔬菜就是来自天丰园。蔬菜种植专业户张宝才和他的合作社成员也迎来了丰收的一年。

  赚钱之道:贴钱也要走出去

  “ 2010年,刚开始搞大棚种植的时候,认识的人少,只与一家农贸公司签了合同,种了32亩辣椒苗,结果这家公司因为基地落实的少,不能完全收购,导致 32亩辣椒全部烂在了地里,一年就亏损了15万。”张宝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想办法跑市场,认客商,打销路,咬着牙也要坚持。”

  到了农闲的时节,张宝才就约三五个朋友一起跑到北京、山西、呼和浩特等地摸市场,那里缺什么菜、什么菜好卖都牢牢记下,回来以后按照市场需求种菜。在跑市场的过程中,张宝才结识了不少朋友。“人源决定财源,哪怕自己贴钱,多交些朋友,让更多的人知道天丰园果蔬合作社,销量就能上去。”张宝才感慨地说。

  发展之道:不断寻求新路子

  因为有一颗想干事业的心,所以才支持着他走到了现在。搞合作社很辛苦,方法少,资金少,农民不好管理,这些都是摆在张宝才面前的实际问题,家人也多次提出要放弃,但是张宝才依然坚持着。“现在既然已经做了起来,就要做的更好,我是家里的主心骨,家人想放弃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设施农业的好处,鼓励他们。”

  提起对于未来的规划,张宝才立马来了精神。“我想再流转些土地,把合作社的规模再扩大一些,搞蔬菜冷链,建几个蔬菜保鲜库,这方面在磴口还是个空白,蔬菜淡季储存、旺季出手,价钱肯定能上去。就像华莱士、西瓜什么的,赶在春节前后上市,价钱就能够提高40%,收益是相当可观的。”

  张宝才并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大棚蔬菜上,他还向记者透露,“如果有条件,他还想搞连栋棚,一个大棚10亩地,这样土地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起来,好管理,阳光照射面积也大,现在西安、青岛都有这样的连栋棚,收益回报也更快。”

  长久之道:稳妥就是硬道理

  张宝才十分看好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但是谈起连栋棚,他还是有几分担心,“虽然我们有了建设连栋棚的想法,但是前期投资太大,一个连栋棚的最小面积是10亩,一亩的投资在12万左右,这样,建一个连栋棚就需要100多万,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张宝才接着说,“做成一件事儿不容易,要做就往好了做,现在发展设施农业赶上了好时候,国家政策也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将来规模大了,我们合作社的菜不仅能销往农贸市场,摆上超市的货架、销往外地也是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