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面向广大农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自2008年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以来,累计培训农民近47000人,其中有30000多人取得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有16000人在各种岗位成功就业。
家住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永兴庄村的村民李站先,多年从事蔬菜种植,但经济效益一直不太理想,直到他参加了天津市农村培训工程的绿色证书培训,自家的蔬菜种植业终于出现转机。
李站先:“早在2002年,我就开始种西兰花和荷兰豆。但是缺乏技术和经验,种的不是很好,也没有收到很好的效益。后来经过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后,效果就不一样了。有市里头、区里头的农业专家给我们上过课,这样一来我们种出的菜产量提高了,质量也好了,收入提高了。”
尝到农业培训的甜头以后,李站先热情高涨,先后又参加了农村经济人培训班、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使自己经营的蔬菜产业更上一层楼。2009年他还在工商局注册了自己的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共同致富。
李站先:“通过技术专家的指导,使我们掌握了大棚的生产技术,蔬菜的产量有了大幅提高,产业效益也是翻了翻,现在我每亩收益可达1万块钱以上。开始我们组织合作社是5个人,只有两个人种植大棚。到现在我们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到300多人,蔬菜冷棚达到66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发展到200多个,生产效益在目前基础上能提高30%到40%。”
随着天津市武清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为了使这部分人真正掌握非农产业生产技能,武清区重点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张永浩就是较早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农民之一,通过系统学习叉车驾驶技术,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他在武清开发区找到工作。2007年张永浩代表公司参加竞赛荣获全国冠军,2008年还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张永浩:“通过15天的技能培训,对叉车这项技能上面,对我本身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对叉车的驾驶、保养、维修,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从而带动工作整体一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