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示范模式 >
美国一周六挥“大棒”专家建议出口企业多策略应对
添加时间:2013-04-08 14:56    来源:点击:

新华网上海3月23日报道:题:美国一周六挥“大棒”专家建议出口企业多策略应对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韩莹

近一周来,美国针对中国出口的钢制车轮、镀锌钢丝和光伏产品等六类商品,连续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专家指出,基于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大选年的政治利益考量,短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渐成趋势。除了继续表示反对外,我国企业亦要通过“借美制美”“绕道出口”等方式加强应对。

涉案企业市场表现各不同

美国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毫无疑问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具体来看,主要给包括外贸公司和生产商在内的两类企业带来利空。

22日,在上证综指下挫0.1%的背景下,物资外贸板块整体下跌0.21%,表现略逊于大盘。其中,五矿发展和物产中大分别以4.84%和3.52%的跌幅位居前列。

生产商方面的市场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美国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实施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率,这一税率远低于业界之前最高100%的预期,因此反被视为行业利好。包括无锡尚德、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等相关企业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后都大幅飙升。

业内人士真正担心的是欧盟的效仿。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358亿元左右,其中美国市场不到15%,欧洲市场则接近57%。一旦欧盟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要大得多。

其他公司的受损程度,则要视美国出口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而定。钢制车轮生产商日上集团董秘钟柏安介绍,2011年公司出口到美国的车轮实现收入2344万元,仅占此类产品总收入的3.45%。由于贡献度很低,预计不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明显影响。22日,日上集团股价下跌0.81%,高于大盘但没有出现剧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