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2年的这个春天,麻城福白菊没闲。
许下了做大做强的新年愿景,诚恳上省城寻策问计(分别见本报1月26日,2月4日报道),4月21日,福田河小镇又忙碌起来。
应早春之约,来自省科技厅、省农业厅、黄冈市商务局及湖北中医药大学、九州通集团的20多位官员及专家、企业家,来到镇上枣树坪村菊地,召开技术指导现场会。“初春布地生细苗”,正是扦插时节,周边数百菊农、合作社大户、加工企业闻讯而来。
这是最好时节,也可能不是
上午9时许,枣树坪村120亩的菊花示范种植基地热闹得很。“您看这棵菊苗么样?”农技员周德新举起一株近30厘米的菊苗,询问湖北中医药大学陈科力教授。“长得很壮,不过长了。”陈教授掏出剪刀,咔嚓把菊苗从根部剪掉一半。“叶子留两三片足够,多了耗氧。”“移栽注意什么?”枣树坪村五组农妇江大姐问。
陈教授弯腰抓了一把土,说:“移栽时不要用力插,用竹竿先插个洞,苗轻轻送进,压实,浇水。”“能不能给我们提供好苗?”枣树坪村四组江培友问。江培友去年种了半亩菊,因品种差,卖得不好。
菊地问答热烈。先后担任过福田河镇领导的刘德才、罗光军、鲍晨辉看在眼里,心有喜忧。
刘德才,现任麻城市政协副主席。“福田河镇5.6万人,其中90%是农业人口,几乎家家都种菊,过去靠代代相传的经验种,靠天收。”
罗光军,现任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全镇3万亩菊地,专业种植户1.8万户,去年省厅专项支持,九州通集团在镇上打造GAP种植基地,组织多批专家进村。转变种植模式,政府有责任,农户有需求,市场有要求。”
鲍晨辉,现任福田河镇党委书记。“今天的场景,其实是社会各界鼎力扶持福白菊的缩影。今秋福白菊GAP种植将冲刺国家验证,而目前市场旺销的杭菊等无一通过,对福白菊来说,这真是最好时节,提档升级的大考从这个春天开始。”
这是逆耳之言,要看如何辨音
上午10时半,菊地现场会结束,大家走进镇政府会议室。
麻城市副市长陈风主持会议,座谈持续到12点半,发言者毫不客气。
东道陈风直率:“福田河镇围绕福白菊抓产业发展,可是全镇没有一块像样的宣传牌,镇上菊花元素少见,如何让人们知道菊花之乡?”“履职麻城后,这是我第二次来枣树坪村,实打实地说,基地不大,不规范,不震撼。”
九州通中药产业公司董事长徐智斌不讳言,“在医药行业20多年,近两年才听说福白菊。九州通每年消化菊花数百吨,只是去年才采用了几十吨福白菊。”
省农业厅果品办副主任柯利堂指出,福白菊应当争取加入新版《中国药典》,目前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已经收录,福白菊质优且占全国市场实际份额很大,性状与四大菊不完全相同,若入药典,将开拓新发展空间。
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罗光军认为,菊农门前随意晾晒习惯必须改,新型烘干厂房以及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规范,所有加工产品应当有质量检验报告书,包括药材性状与鉴别,杂质、水分、浸出物等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农药残留量等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黄冈市商务局贸促会副会长王杏河说,商务部门愿意积极为福白菊搭建各种对外贸易平台,但前提是企业要积极,要主动,不能等靠要。
记者手记:福白菊终于迎来省市各方政府部门及院校、企业合力襄助。这次现场会和座谈会,注定要在福白菊发展史留下一笔“第一次”。然而会否辨析并纳忠言,决定福白菊守成或飞跃。
这是最给力之时,也是测试能力之际
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合刚教授说,他在新近出版的《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专门列入福白菊。“既是尊重其自在品质,也是湖北医药学者应尽之职。”
柯利堂说,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嘱他,对福白菊,可考虑在板块农业建设、植保、土肥等多方予以项目支持。
陈风说,市财政将积极加大奖补政策,镇、村要做好土地流转,鼓励扩大并规范种植福白菊,这是强壮产业链的前置环节。加工企业提出的贷款和用地问题,他负责协调。农民权益必须维护。去年行情不好,菊农亩均收益5000元,今后还要随着产业壮大后附加提升。发展产业最终为的是富民,这是政府执政宗旨。
镇上福白菊加工企业金兰公司董事长金东风感慨说,摸索了10多年,今天感觉福白菊迎来最给力之时,也是测试福白菊发展能力之际。这次机遇抓不住,福白菊没有未来。《本草图经》菊说,春发,方夏茂,秋花,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