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胡伟,是前郭县乌兰图嘎镇乌兰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谈的最多的是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
他说,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乌兰村走出了一条“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加快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民经营结构调整、劳务输出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化教育是民生之基,赢得教育才能赢得未来。经过努力,乌兰村建设了一所4200平方米、设施完备的现代化中心小学教学楼。配套完善了校园内教学设施和各项运动设施,为建设全省一流的农村小学创造了条件。
2007年,乌兰村投资7万多元,没有让农民拿一分钱的初装费,完成了村所有自然屯的有线电视安装工程,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实现了“户户通”,使全村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上了新台阶。
就业谋生是民生之本。只有充分就业,群众才能富裕,民生才有保障。乌兰村为了把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做到实处,建立了完整的富余劳动力就业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2007年实现劳务输出450多人,占村人口总数的9%,人均增收800元。
为了满足就业需要,转变农民经营意识,调整农民经营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高效农业、养殖业、商业等多方面发展,实现自主就业。近3年来,乌兰村培养并扶持养鹿专业大户5户,鹿的存栏数量由2003年的70头,发展到现在的450头,年利润达到50多万元。2007年,乌兰村实施乌兰图嘎镇杂粮杂豆批发交易市场开发建设,使其成为周边地区杂粮交易中心,拉动了当地的杂粮产业的发展。2007年春,村里拿出10余万元钱,100%完成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为农民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