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亦农亦工、亦农亦商、亦乡亦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山东省平阴县的农民正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在平阴县玫瑰镇一家化工企业,记者见到了在自己承包的庄稼田里忙了1个多小时,又赶回来上班的该镇外山村一位农民,他告诉记者,他兄妹三人都在这家企业打工,但家中的近10亩地从未耽搁,年工资收入3万余元,种植纯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成了当地的富裕户。在平阴县边种地边打工的农民还有很多,全县约有4万人一边种田,一边在家门口打工。
平阴县一直把农民务工收入确定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外出打工。但外出打工由于路程远等原因,农民农忙季节不能及时赶回,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平阴县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企业和各种业户,吸纳当地劳动力就地务工。这些农民利用工作时间之外或节假日到农田忙碌,做到种田、打工两不误。平阴镇孙官村引进了一布鞋加工企业,2000人的村有400多人边种地边在该企业务工,这400多名农民在自己家的农业生产未受到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每年共在该企业领取300多万元的工资。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平阴农民的经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部分农民“农忙种地,农闲经商”,全县有2万多农户成为“农商结合型家庭”。孝直镇盛屯村、白庄村、丁屯村是全镇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农民们在种好蔬菜的同时,农闲时间又干起了“经纪人”,帮助外地客商收土豆、白菜,出现了不少“夫妻经纪人”,他们为外地客商提供住宿吃饭场所,帮助客商收蔬菜,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帮助菜农把蔬菜销售出去。目前,这3个村有“夫妻经纪人”300余户,户年纯收入在10000元至50000元左右。
近年来,平阴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玫瑰花、蔬菜、干鲜杂果、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再加上道路交通的改善,许多农民便拿出积蓄在城里购房,在城里安个家。平阴县城正在开发建设的居住小区每天都要接待许多从全县各地农村前来咨询买房的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