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一大早,接到小任果业基地的自动报警后,永宁县科技局副局长张宁川带着农业技术员只用了20分钟便赶到现场,解决了园区有关技术问题。“现在设施温棚里,从卷帘、浇水、施肥,到温度、湿度、土质检测等,只用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张宁川说。短短两年时间,永宁县便迅速占领了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的高地,成功与国际接轨。 永宁县设施农业一起步,便将发展目标锁定在高效、现代化的标准示范园区上。全县大部分温棚采用了全钢架构造。县里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投入1600多万元,为设施温棚安装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及温度、湿度、土质变化等全自动检测设备,在温棚中安装高分辨率、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使50米范围内一片叶子上的小蚜虫都清晰可见,任何数据只要超过设定的警戒线,系统便会自动报警。该县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组成专家组,定期对全县设施农业 “把脉问诊”,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随时听候农民“调遣”。 现在,永宁县已经有700多栋温棚实现全自动化管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张宁川介绍,他们的葡萄市场价格比普通温棚葡萄每公斤高出4-5元钱,每栋棚的效益最高可达到10万元。 “前两天,广州客商打电话希望能以市场最高价每天订购5000公斤。”现在,永宁县设施农业的管理和服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