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示范模式 >
江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发挥科技拉动作用
添加时间:2008-08-13 00:00    来源:点击:
    江苏省在今年夏粮取得大丰收的情况下,继续出台多项扶农稳粮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发挥科技兴粮的强力推动作用,全省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增效示范创建活动,扩大了优质水稻种植面积。 
    江苏省水稻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占全国水稻生产量的10%。要取得今年粮食全面丰收,水稻生产至关重要。如今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300万亩以上,水稻单产接近600公斤。当前正是水稻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正密切注意水稻生长,突出抓好水浆管理、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江苏省在年初既定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基础上,又推出多项扶农稳粮新措施。其中包括提高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在去年每亩补贴30元基础上再增补32元,合计每亩补贴62元;扩大水稻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补贴标准由去年的每亩10元增加到15元;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大力推广专业化服务的示范区和展示片,每亩分别补贴40元和20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费1.25亿元、大型灌区改造经费7000万元;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扩大到5200万亩,扩大有机肥和种植绿肥补贴规模,省财政安排近6000万元补贴资金;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农业贷款规模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扩大农业政策保险范围,年内力争使全省60%的农户纳入农业保险范围。
    发挥科技拉动作用。启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增效示范创建活动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惠民,打造“民生科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粳稻主产区,江苏正在实施优良食味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工程,建立了1万亩核心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形成适合该省稻麦(油菜)两熟地区的粳稻丰产优质高效技术体系。目前,江苏省正在开展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区创建活动,示范区涉及24个县(市、区、农场),合计面积27.4万亩,涉及农户6.07万户。示范区创建活动突出高产技术模式的创建与推广,以实现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至700公斤的产量目标。据江苏省农林厅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各示范区秋粮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