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顾客资源
经营着“星期8”餐厅的伍先生利用顾客资源和行业内资源,和不同行业开展合作来提高餐厅的知名度,带旺餐厅的生意。在“星期8”的优惠券上,印有一家叫“北电”的企业的冠名赞助。目前,餐厅和一家拥有3000名会员的健身中心也在洽谈合作事宜,计划将餐厅的优惠券发放到每个会员手中,一来可以作为健身中心发给会员的福利,二来可以为餐馆带来客流,达到双赢的效果。
◆“蹭”顾客
在重庆市大礼堂广场一家超市收银台旁边,摆放着自动饮料机、自动擦鞋器,顾客只要投进一枚一元硬币,就可以喝上一杯饮料或者擦干净脚上的皮鞋。它旁边是一家药房,门口摆放着和药房显得“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电动卡通摇摇椅,经常有在附近购物的人付上三五元钱,将想要哭闹的孩子放在上面。自动饮料机、自动擦鞋器和电动卡通摇摇椅的拥有者老王在其它休闲购物场所还有很多类似的机器在运转,它们或者是自动投币经营,或者只需要“寄宿”门店营业员兼顾经营,借助购物场所的大量顾客群“自动”经营。
◆拼店
丽水龙泉人余高强在大关苑路开皮鞋定制店已经6年了。2008年,老婆孩子到了杭州,生活支出的增加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使余高强的月收支从2600元结余一下子转成收支相抵。“店面有将近35平方米,我一个人用不完,就租了一半给别人,两人一起付1100元租金。”余先生说,拼租的牌子挂在店门口第一天就来了个裁缝,聊了不到5分钟就谈妥了。裁缝看中的是这个店面离钱江小商品市场很近,掐边缝补的生意会比较多。余高强则认为每月就像固定捡到550元一样,同时店里多了个服务项目,更加热闹,人气带动生意也更好了。
◆“免费”宣传
成都某高档小区旁边一家咖啡馆以绿色植物而出名,不少居民都喜欢这里郁郁葱葱的浪漫环境,专门来这里吃点心、喝咖啡。而在每一株绿色植物的花瓶或者花盆的下方,都有一个小标签,印着当地一家植物出租店的电话和地址。原来,这家植物出租店专门向一些经营情况好、环境优雅的小店免费提供绿色植物,增加出租店在目标客户群——讲究情调的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曝光率。免费的绿色植物既惠及他人又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增加营销渠道
江苏省徐州市梁寨镇的老朱和老李,一个销售鸡饲料,一个培育、贩卖鸡苗,从来没有生意上的往来。生意交到小辈手中,两家却成了好搭档。拣出重合的老主顾和销售渠道,两家分别在自己的销售网内开始为对方做宣传,遇到将信将疑的顾客,就主动“挺身而出”为对方做品质担保。没有多久,双方的营业额都上了新台阶,开始想办法更多的“借力”拓展营销渠道。 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