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民致富 >
“能源草”不是财富草
添加时间:2009-01-09 00:00    来源:点击:
  能源草是棵什么草?   
  据本刊记者调查了解,能源草并不是新的植物品种,而是一系列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的草本植物的统称,一般是禾本科多年生高大的丛生草本植物,如芦竹、象草、柳枝稷、草芦等。能源草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质能源资源之一。目前国外已经开始一定程度应用。
  日前,浙江省兰溪市热电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共同进行了巨菌草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开发。有媒体报道称,这个举动“在国内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首次将燃煤锅炉改造成烧生物质的锅炉,二是把巨菌草、象草首次运用到能源方面。    
  据报道,在火力发电中,1亩地一年产出的能源草相当于4吨煤。乍一看,这些草还是不错的燃料。然而,该项目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生物量值得怀疑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先生。蒋先生认为,“实际上有着很大的炒作成分在里头。‘能源草’既不可能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也算不上有百利而无一害。” 
  ◆1.“巨菌草”根本不存在
  有媒体报道,福建农林大学培育的“能源草”,属用来培育菌类的禾本科植物,为菌草的一种,称作“巨菌草”。每亩“能源草”产量约7吨,发电量相当于3~4吨标准煤。然而,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根本不存在叫“巨菌草”的植物。
  ◆2.亩产7吨值得怀疑
  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其中以竞争和共生关系比较普遍。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就是固氮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典型例子。禾本科植物与其他菌类在自然状态下共生的例子较少,但可通过人工接种实现两者的共生。接种菌根后,植物增强的是对养分的吸收,但不能改变光合作用途径。根据目前最高的生物量(4.4吨/亩)记录,“能源草”每亩能够产生7吨的生物量是值得怀疑的。也许在热带环境下,连续种植三季,且保证大量的化肥和机械投入,勉强能够达到。但是,要实现上述目标,投入的化学能必须足够大,并耗费大量的人力,这就违背了以“能源草”替代煤炭的初衷。如果没有路、电、水、肥、机械等基本条件,在“荒地”上搞“能源草”,上面宣传的7吨产量则难以实现。
  ◆3.副作用不容小觑
  尽管“能源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但其存在的缺陷也应引起高度关注。企业大规模生产能源草,仍可能挤占耕地,开荒则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另外,相比种植经济效益低下的农作物,如果种“能源草”有利可图,农民就不可避免地争相种植,从而发生能源植物与粮争地的局面,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