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民致富 >
CSA:让你吃到小时候的味道
添加时间:2013-01-22 16:36    来源:点击:
市民很关注本地农场生产的食物。   石嫣

  CSA,让你吃到“小时候的味道”

  在深圳市民中心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跨界综合设计展区,有一支特别的展览团队叫做:创新食品网络,他们做的事情是实现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以下简称CSA)。在设计大展开幕的这个下午,记者看到创新食品网络的展台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不仅对展览本身产生了好奇,对于这个设计团队的理念和项目本身也有着浓厚兴趣。

  该展位主要负责人石嫣女士告诉记者:社区支持农业,在国外已推行二三十年。比如在美国,目前就已有近1700个CSA农场。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其核心在于重新建立人们与土地、农业生产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用创新的方式,一方面实现生态农业,帮助解决农村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城市的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让艺术融入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CSA:一种按需生产方式

  石嫣拿起一个番茄,递给记者:“试试看?纯生态生产的。”记者接过番茄,只见它白里透红,泛着自然的光泽,并不像我们平时从超市买的那些有着夸张的红和夸张的光泽度。一口咬下去,有点甜,拳头大的番茄味道反而像小番茄圣女果,但远远比圣女果硬,也没有那么多水分。

  石嫣跟记者介绍:”CSA与工业化的大型农业生产有着本质区别,更多的是一种按需生产方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民和消费者如社区成员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往往一起共担生产风险,共同分享收获。通过CSA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农民不因气候、市场的变化担心生计,他们会更加细心地种植安全、可口的食品,而消费者可以吃到最新鲜、安全的本地农场生产的食物。像你刚尝试的番茄,并不是想吃就有,因为我们更注重天然,不会‘强制性’地去生产某种果蔬来追求经济利益。”

  据悉,“分享收获”CSA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博士创建的一个致力于研究、推广社区食品安全的项目,该项目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社区食物安全研究推广中心的实践基地。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分享收获”倡导有机农业“生态、健康、公平、关爱”4大原则,采用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理念,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重建农村与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成员提供健康、安全的。

  城市人“回归农业”的生活体验

  记者在创新食品网络的展位看到,展位上除了摆放蔬果,显眼的位置上还有一张《社区支持农业CSA中国网络地图》,上面布满了网点。其中,深圳也有网点。

  深圳网点之一的深圳市艾维塔CSA菜园园长何铮跟记者介绍:“深圳人对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越来越关注。几年前,在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出现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几个妈妈在梧桐山附近租了一片地,她们工作日就雇附近的农民帮忙照顾菜地,周末就自己或者带着家里的老人小孩一起去菜地劳动。一方面能收获健康和喜欢的菜,一方面又能让家里人体验很特别的亲子活动。慢慢的,她们就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这种简单而快乐的‘回归农业’的生活体验。在大鹏新区大鹏街道,距离深圳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咫尺之遥的一个山坡就是我们的艾维塔CSA菜园。那片坐落在深圳最“古色古香”地段的菜园子,虽然面积只有区区600亩,却在深圳蔬菜产销史上实现了一个突破:我们的蔬菜从地里收获之后,不是通过批发商流入市场,而是直接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其实,这就是CSA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过程。深圳像我们这样的好几个社会企业联合组成了一个联盟叫做:深圳农艺市集。不论是谁,只要你在这里订货,我们就是你的私家菜园,为你提供最新鲜和健康的农贸产品。”

  重建新的信任体系

  去年8月开园以来,由于种植蔬菜极具菜味,艾维塔CSA菜园吸引了来自深圳各个区域的稳定会员400余户,企业会员20来家。目前,艾维塔CSA菜园采取订单式农业方式生产蔬菜,遵循环保的方式,尽量减少富余蔬菜的的浪费,在菜园中养殖少量鸡、羊、鱼等,来消耗菜园的富余。

  作为会员,深圳人能吃到深圳的当季食品,还能通过参与活动深入了解种植方式,了解菜园运营。现在,市民还可以通过租菜地的方式,在菜园进行自主劳动,体验播种、耕种、收获等过程,做一个都市新农夫。

  石嫣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就是像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重建新的信任体系,而非目前买卖对立关系。社会企业与传统商业的根本区别就是我们还是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的,经济追求并非我们的首位。

  对话

  努力解决土地污染、食品安全及农村“空心”化三大问题

  “分享收获”创始人石嫣谈CSA

  针对于CSA理念及该领域的社会企业的产生、运作等,石嫣接受了晶报记者的专访,她说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很多人本身就是从农村来的,社区支持农业的项目在深圳会比较容易受到认可和支持的。

  晶报:很多人认识你是从“小毛驴”这个做农贸产品相关的社会企业开始,如今你又建立了“分享收获”CSA,这是一个新的社会企业,在你看来,CSA能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石嫣:我们想通过CSA主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目前农业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污染的第一个源头,我们想通过系统的方式来介入农村的整个耕种和养殖过程,帮助解决当地的土壤、水源等污染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加剧,我们想用天然的方式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为大家、尤其是城市人提供安全的食品来源;三是,如果我们的社区真的能支持农业,能让农民有更好的收入,农村就会有更多的年青人愿意留在老家甚至“回流”,离开城市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这就能改变目前农村“空心”化的现实问题。

  晶报:CSA以社会企业的方式存在,相对以往对农村的扶持手段,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石嫣:用社会企业的方式,是双赢的,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消费者会预付生产费用,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在来年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支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与以往的收益方式不同,生产者在季节之初就获得了这一年种植的收益,并且这部分收益对生产者付出的劳动来说是公平的,而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获得了健康农产品。我们做CSA不仅仅是构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提出一种充满希望和朝气的生活理念,一种与自然更加融合的人生价值取向。

  晶报:在整个CSA体系里,深圳处于怎样的位置?

  石嫣:深圳本身可耕种的土地和农民已经很少了,但它有很大的市场,所以这几年发展得很迅速。消费者不仅能从菜园通过完整的配送网络购买到新鲜的蔬菜,还能参与各类农耕体验、野炊、植树等活动。据说,这一年,深圳的菜园先后接待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过百家,已经是深圳地区小有名气的农耕文化体验中心、也是不少家庭的周末亲子好去处。

  晶报:此次展览,有没有什么事件让你印象深刻?

  石嫣:有一位先生,从设计展开幕前就来到这里。后来,他告诉我,他是西安工艺美院的老师,他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在他眼里,这就是回归本质、回归生活的项目,农耕是人类设计的开始。

  还有一位白领,说他就是我们的消费者。他说他从农村来到深圳很多年了。每次吃到我们的蔬菜,他都不禁想到了“小时候的味道”,这些蔬菜的鲜甜、自然让他觉得很“乡土”。还有消费者还比喻说“你们给了我一个新的农村亲戚。”

  小贴士

  如果市民想成为深圳艾维塔CSA菜园的成员,可以向农场购买类似“会员”的资格,随后将在农场拥有一块自己的菜地,并可以在菜地按有机方式种植蔬菜,体验劳动,收获健康,并在收获季节定期获得一定数量的时令蔬菜或者其他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