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主权保护缺位
黄崎介绍说,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杂交水稻一枝独秀,而玉米、大豆种业却藏有隐忧。同时,由于种子问题隐匿于粮食生产的背后,一般难以显现其重要性。
“国际上,印度、阿根廷的农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部分原因是未能控制好种子‘源头’问题:一是对转基因种子的依赖度认识不清,作为农业发展源头的种子被控制;二是某些农业跨国集团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借助资本,垄断市场,攫取超额利润;三是传统种业被行业升级所淘汰。”黄崎认为,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作物种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一些发达国家企图通过种业战略,影响他国的粮食生产,控制其生命线,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
黄崎认为,我国应强化生物主权安全观念。与国家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一样,生物主权是指生物作为一个整体,同样不可分割让予。
上世纪90年代,有人将中国的野生大豆经非正常渠道带回美国,通过科学研究,分离出高产基因,并将该基因在101个国家申请专利,然后再将含有该基因的豆种卖到中国,向中国人收取高额专利费。在黄崎看来,这在某种意义上已触犯了我国的生物主权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实施专门性、连续性的战略及应用研究计划来保护生物主权安全。黄崎希望,这能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