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特色乡镇 > 特色产业群 >
淄川区太河镇峨庄村村民邵承海夫妇20年用“诚”字竖起招牌
添加时间:2018-05-03 18:08    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点击:

【摘要】1999年,背井离乡,他们成了村里第一批出来创业的人;近20年来,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峨庄村村民年过半百的邵承海、李会芹夫妇,在小小的全羊馆里,用诚信坚守着凝聚他们半生心血的“邵记”招牌。

淄川区太河镇峨庄村村民邵承海夫妇20年用“诚”字竖起招牌

李会芹在厨房里正忙碌着。

  中国网山东4月25日讯 1999年,背井离乡,他们成了村里第一批出来创业的人;近20年来,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峨庄村村民年过半百的邵承海、李会芹夫妇,在小小的全羊馆里,用诚信坚守着凝聚他们半生心血的邵记招牌。

  背井离乡 艰难起步

  3月21日11点,正值午饭时间,临淄区桑坡路上的邵记全羊馆里生意红火,坐满了食客,羊肉的鲜香弥漫在小小的饭馆里。而在厨房里,51岁的李会芹正拿着大勺,翻搅着一大锅羊汤。间隙,李会芹讲起了她跟老伴邵承海的创业经历。

  邵承海和李会芹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家是淄川区太河镇峨庄村。一家三口人,全家总共三亩地。像大多数农民一样,夫妻俩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李会芹说,那会儿村里几乎没有出来自己创业的,除了种地,就是给人打工的。两口子不愿守着几亩薄田种点口粮,两人一合计,便有了创业的想法。城里人生活条件好,吃羊肉的人肯定多。邵承海有一手煮全羊的绝活,他们决定凭自己的手艺,到城里闯一闯。两人出来创业的事,那会儿在村里都成了新闻。

  1999年,邵承海夫妻在临淄开了他们的第一家店,从10平方米店面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然而,店开起来了,夫妻俩每天从早忙到晚,生意却很惨淡。羊肉价贵,全羊馆并没有夫妻俩当初想象的那么受欢迎,有时一天宰一只羊都卖不了。即便如此,夫妻俩也从没把不新鲜的肉再炖给客人吃。做买卖,口碑最重要。俺们刚开始干,一定要把口碑树起来!李会芹坚定地说。

  渐渐的,小店生意有了起色。可好景不长,李会芹因过度劳累生了一场大病,刚攒下的积蓄又被花光了。更难的是,为了不能落下刚刚见好的生意,李会芹只能独自住院。邵承海一个人在店里忙,为节省时间干脆每天睡在店里,有时累得倚着灶台就睡着了。

  靠着不懈的坚持,全羊馆的生意一点没耽误。李会芹病愈后,夫妻俩的事业更加蒸蒸日上。

  诚信守业重品牌

  午饭时分,小饭馆里格外忙碌,几个服务员快步穿梭在厨房跟餐桌之间。饭馆里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排队等候。店里之所以生意这么好,李会芹深知这正是靠的是一个诚字。

  跟其他饭店不同,邵记全羊馆的厨房门上并没有写着闲人免进之类的字样。厨房干不干净,肉新不新鲜,用的啥油客人可以随时来检查。许多客人都夸赞说像亮化厨房,李会芹说:俺不懂啥是亮化厨房,初衷就是让顾客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虽然邵承海和李会芹是农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品牌意识很强。早在创业之初,邵承海就到工商局注册了峨庄全羊的商标。如今,老店已更名为邵记全羊馆。

  近二十年来,邵记全羊馆凭借好味道和诚信经营,全羊馆的客人越来越多。现在,店里一天平均宰六七只羊,最多的时候一天宰9只,几乎全年无淡季。

  生意越来越好,也吸引了不少有合作意向的人。李会芹说,这几年,有好几个人找过她,想要合伙开分店。但李会芹担心自己照顾不过来,怕分店味道没保障,砸了招牌,就回绝了。俺们宁愿少赚点钱,也不能砸了这20年的招牌。在李会芹看来,这块招牌就是命根子。

  知足常乐 不吝授艺

  邵记全羊的名声越来越响,除了谈合作的生意人,还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学艺的人。李会芹说,店里已经来过十几个学艺人,有附近区县的,还有威海的。

  对于上门的学艺者,老两口从不吝啬自己的手艺,总是倾囊传授。李会芹说:我们都上年纪了,也希望把这好味道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吃上俺们峨庄全羊。夫妻俩并不贪心,也不怕别人学会后抢了自己的客人,他们觉得只要能守住周边这片市场就知足了。

  邵记全羊馆前前后后共搬过5次店,但并没有因为搬店而丢失顾客。每次搬店,李会芹都会留下电话跟新店址,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经常开着车来买全羊汤。

  经历近20年的奋斗,饭馆从当初的十平方米扩大到100多平方米,如今还成立了食品公司,也招了几名员工。虽然店的规模大了,人手也增加了,可老两口还是坚持要亲力亲为,年过半百,还每天在厨房里忙活。俺们都是农村人,这点苦不算啥,早习惯了。李会芹乐呵呵地说。

  去年5月,邵承海从临淄区人社局申请了10万元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对店里的炉灶进行了环保改造,还用这笔钱上了新业务绿色农产品经营。老两口把家乡的绿色农产品拿到店里卖,仅小米一项,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卖了数百斤。

  全羊馆生意红火,新业务上马十分顺利,邵氏夫妇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张靖浛 路春菲 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