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渐成气候
总投资2.9亿元的南阳中大宏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固体凉茶饮料、木瓜奶茶饮料、山茱萸保健饮料等。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2亿元,安装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王老吉大红杞红罐饮料5万吨,年销售收入4亿元。
这只是南召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冰山一角。如今,南召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群英荟萃”,逐渐形成气候。
该县以台湾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为发展重点,以台湾阳明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等为科技支撑,打造高端、有机食品产业。台湾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是由南召宝天曼药业有限公司与台湾扬生集团合作兴建,总投资10.9亿元,已建设厂房2万平方米,罐装生产线已投产,生产酵素原液1.8万吨。目前正在与旺旺、双汇、伊利等集团洽谈战略合作。计划2016年年产益生菌及酵素原液5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
依托台湾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南召县重点培育华扬龙生、中大宏业、味全生物、天蚕生物等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力争三季度总产值达到8亿元。
生物制药强势崛起
“天然药谷”产好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中药材中,南召出产的传统品种就有210种,是国内药材种类多、产量大、栽培历史悠久的天然药谷。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孕育了一批制药企业。南召宝天曼药业公司与台湾扬生集团公司合作,对辛夷进行药理开发,从中提取分离出抗哮喘的新药,目前已完成药效药性分析试验和临床试验,正在筹备投产生产。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
以杜仲系列产品开发为主的南召县林昌药业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研制出的杜仲雄花茶、杜仲胶囊获得国家专利权。总投资3.2亿元的杜仲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将实现收入9亿元、利税1.4亿元。
近年来,该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药材产业园,以杜仲、山茱萸、辛夷、天麻为主攻方向,建成四个中药材基地,从而形成“药材种植—中药提取—生物制药”的产业链,2015年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建成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
“南召织造”享誉全球
6月5日,南召县东方蚕丝绸开发有限公司两辆满载“品度”牌蚕丝被胎的大货车徐徐启程,赶往国内知名家纺企业——上海市罗莱家纺有限公司。该公司每月都要为罗莱公司供应20万吨、价值500万元的蚕丝被胎。
南召县拥有柞坡121万亩,柞蚕产量占全省的80%。该县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兴建了茧丝毯产业园,重点招引柞蚕深加工项目,加工生产地毯、丝毯及床上用品等。先后培育出了“南召丹霞地毯”及“夜百合”、“阿房宫”蚕丝被等一批名牌产品,年产蚕丝被40万条,年产值1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柞蚕丝制品生产基地。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迪拜就有100多名南召县地毯营销人员常年驻地销售蚕丝地毯。
“农业是工业的原料基地,工业是农业的加工车间。我们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南召一块闪亮的‘名片’。”南召县委书记鄢国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