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有想到,在我的手里也能种出这麼多以前看起来是稀罕物的蔬菜,而且一家人还靠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昌都县日通乡温达村村民阿旺泽丁打理着自家承包的4座温室大棚,日子十分宽裕。近年来,西藏昌都地区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同时,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农牧业项目已经在昌都生根发芽,形成了群眾收益明显的“三江特色”。
作為西藏重要的农牧业生產基地之一,昌都地区近年来在气候适宜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產业,在解决居民吃菜难问题的同时,农牧业特色產业发展和產业化项目建设也得到大力推进。据昌都县蔬菜办主任李山峰介绍,仅去年,昌都地区就投资8000余万元在昌都县修建蔬菜基地,新建高效日光温室620座,现在昌都县的高效日光温室大棚总量超过2000座,是10年前的20倍。预计,今年昌都县仅日光温室大棚种植面积就达到2000亩,蔬菜总產值可突破1.33亿元。
从2005年至今,昌都地区按照“稳定粮食生產、继续调整结构、加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抓两头、带中间”和“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產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推进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据昌都地区农发办提供数据显示,从2005年伊始,昌都农牧业特色產业项目主要实施了类乌齐县、昌都县、丁青县?牛育肥基地建设等特色產业项目近百个,完成国家投资近3亿余元。
随着财政资金对农牧业特色產业投入的逐年加大,从2006年开始,昌都地区每年用於特色產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了1000万元。
在政策引导、投资拉动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近年来迅猛增长,有效增加了农牧民群眾的现金收入。特色农牧业正成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2012年我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62元,并在今年提出了增长14??目标。”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许成仓表示。记者从昌都地区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昌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463元(其中现金收入1652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2.3¼?同比增长18??牧民收入继续程良性增长势头。
特色產业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结构。昌都地区推进农牧业產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了以葡萄、蕎麦、核桃、林下资源、?牛肉、养殖业、蔬菜基地以及民族手工业等為发展重点的发展特色。
为继续达到农牧產业化促进群众的富民新路子,近年来,昌都地区引进、培育、扶持了如洛隆糌把、芒康葡萄酒、八宿蕎麦酒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农牧业產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產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以产业化带动农牧业、富裕农牧民的路子。
微信扫一扫:让您“鲜”声夺人,抢占先机,引领农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