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态蔬菜种植科学、高效、无公害;西伯利亚鲟鱼养殖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记者走基层来到景谷县,县农业局副局长周筠宏就向记者亮出了景谷县生态农业的两张名片。近年来,景谷县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增值,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正成为景谷今后农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生态蔬菜种植:拓宽农民致富路
这几天,景谷县威远镇民利村东那五村民小组的种菜大户孔祥丽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她家4亩的大棚生态番茄比往年露天种植的产量高出很多,而且价格也有了保证。孔祥丽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准备收完番茄后,加大投入,入冬就开始栽种辣椒,夫妻两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孔祥丽一样,威远镇民利村丰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孔祥付也在忙里忙外。截止9月,他家已收获了将近6吨的番茄,并按照每公斤3元的价格全部售出,收入近18000元。孔祥付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田地都只种植稻谷或甘蔗,年收入仅17000元左右。改种生态蔬菜后,一年至少可种两季,年收入可达25000元。“真是感谢党委和政府,不仅教会了大家种植技术,还帮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威远镇东那蔬菜基地规划种植品种主要有番茄、黄瓜、丝瓜、辣椒等。目前,黄瓜尚在育苗期,丝瓜长势喜人,辣椒已获丰收。
东那蔬菜基地的成立不仅让当地的百姓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景谷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多项资金,新建农耕道路12条,6.61千米;新建和完善排灌沟渠27条,18.63千米;安装田间管网3200米;新建提灌站1座、200立方水池1个、150立方水池2个、12立方肥水池3个。此外,还通过引进玉溪西格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户的经济利益。同时,蔬菜基地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村开始创业。
西伯利亚鲟鱼:水产养殖新思路
眼瞅着鱼池里5公斤左右的鲟鱼,管理员范子祥满脸欣喜。“以前我们村里人都不懂如何利用这条河,现在有了鲟鱼养殖基地,大家算是长了见识。”范子祥身兼两职,作为村民有农田收入,作为鱼池管理员每月还有8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和他一样的还有村民彭以明,养殖基地建设征用了他家的地,不仅一次性得到了征地补偿50000余元,彭以明还进入鲟鱼养殖基地当了一名鱼池管理员。
西伯利亚鲟鱼养殖基地位于景谷县正兴镇铁厂村民委员会铁厂河。目前,基地已建设完成鲟鱼养殖池52个,总面积5200平方米;完成引水沟500米;完成道路建设1250米;新建完成拦河坝1座。如今,养殖基地养殖的鲟鱼已面向市场销售。
周筠宏告诉记者,“鲟鱼养殖场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全县渔业养殖品种,带动渔业养殖发展,带动水产养殖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同时,还可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是一个双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