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桔柚适种地区在调整品种结构中,矮晚柚应是首选品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产柚第一大国。但结构不尽合理。其一:中熟品种约占80%,早熟约占18-19%,与其它水果档区接近,量大价低;晚柚仅占1%-2%,但时值早春,鲜果缺乏之季,故量少价高。其二,符合欧美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酸甜适度的品种稀少,影响了柚产品的出口和增值。其三,一般品种从栽种到挂果,长达7-8年;兼树势高大,不宜密植,影响高产。
由农业部全国柚类四川良种繁育基地最近推出的新品种“矮晚柚”,则通过从白晚柚芽变选种,从品种上为调整柚类种植结构创造了条件;又通过独特的修剪及密植管理技术,实现了早产、高产、优产。
矮晚柚在四川、湖南不同海拔、不同土质多点试种,均表现出矮化、晚熟、早产、稳产、优质的优良特性。
(1)、果实性状:果形美观、果皮金黄色表面光滑,一般果重4-5斤,大果6-7斤,最重7.8斤,最小的3斤左右;果肉白色,种子少,肉质脆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度,无苦麻味,果子充分成熟果肉略带黄色有浓郁的芳香气。
(2)、生长结果习性:树冠矮小紧凑,结果早,栽植第3年试花结果,4年投产;1公尺高开花结果,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枝梢粗壮,柔软而披散下垂,萌芽力,成枝力强,自花授粉,着果率高,丰产,稳产,盛果期亩产果1.5-2万斤,产值2万多元。(盛果期每株树可结果70-80个,平均株产果按50个计算,每个果重按4斤计算,一株树可产果200斤,1亩栽树111株,即亩产果222000斤,每斤果卖1元计算,亩收入2万元以上),现每个矮晚柚的售价为10-15元,经济效益很高。预计大面积推广后,每亩最低产量2500公斤,以每公斤1元计,年产值2500元。
(3)、物候期:在四川遂林地区矮晚柚3月底发芽,4月底至5月上旬开花,果实成熟期为翌年1-2月,即春季前成熟(水果淡季销售),价格很高。
(4)、抗逆性、适应性:矮晚柚用酸柚砧嫁接,适应性、抗逆性强,特别适应酸性土壤(红壤、黄壤),试种表明:无论是种在平地肥沃土壤,还是在山尖上瘠薄土壤,无论是种在田边地脚,还是在荒山上,均能获得高产。适种区:海拔800米以下,年均温度15.5度以下,绝对低温不低于零下7度,年日照1000小时以上,年积温4800度以上的柑桔适种区。
a.在沙田柚树下栽矮晚柚树对比实验:6年生沙田柚3米多高没结果,而沙田柚树下栽植3年的矮晚柚光照不足、肥水条件差还结果5个。
b.红桔树与矮晚柚树混栽:连续3年不施用农药做对比实验;红桔树80%的果子是牛皮果,没商品价值,红蜡蚧、矢尖蚧十分严重,而矮晚柚仍青枝绿叶,硕果累累。
(5)、留树保鲜可至初夏,不落果,不脱水,大大降低保鲜储运成本,更具观赏性。
四川蓬溪县任隆镇果农刘安禹,1993年秋,将家门口的1.2亩稻田放干了水,共栽种上5个品种总计120多株柚树,其中矮晚柚有90株。在1996年便有90%的矮晚柚开花结了果,到1997年就全部结了果,一株树上多的结果20多个,少的也有10多个,一般重达三四斤,最大的竟有7.8斤之重,当年这块地里出售矮晚柚便卖了1.2万元,加上树下间种的西瓜又卖了2000多元,共计1.4万元,而同时栽下的其它几个品种的柚树直到两三年后都还迟迟没有挂果。以后几年每株树一般都挂果三四十个以上,产量高了,收入自然也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