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德镇司湾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收入逐年显著增长,一个落后的贫穷村跨进了先进富裕村的行列,弹奏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强音。
2003年前,司湾村的各项工作都处在全镇之后。2004年初,新的村两委班子组成后,理清了发展思路,决定首先改变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历史。村两委成员走家串户宣传动员,激发了全体村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修筑了一条贯通4个组的毛路。村干部利用给本村10多个回乡过节的老板拜年的机会,动员他们为家乡发展尽心尽力,先后获得在昆明经商的赖廷和捐资40万元,铺筑水泥村道1.5公里,新修水泥村道2公里。此后,村两委再次动员群众投资投劳,修建了水泥便民道5公里,解决了本村及周边4000多名村民的出行难。
公路修通了,农业结构调整摆上了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司湾村种植了笋竹近200亩,去年进入丰产期后,竹笋日产量达几千公斤,但销量很低。为此,村干部们私人筹款以保护价收购竹笋7000多公斤,并组织外销,确保了笋农的利益,让村民们看到了结构调整的希望。
去年下半年,村干部们到外地参观学习、考察取经,回来后经过分析市场前景、本地土壤气候,规划了大规模种植特色水果———桂圆的发展路子。为推广这一项目,村干部带头把自家所有的土地用来种植桂圆,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算经济账,通过以点带面,全村有350户成片种植了桂圆树8000多棵,面积达500亩。据估计,桂圆挂果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80万元,可为全村人均年增收700元以上。今年,该村计划再引种优质桂圆500亩,使桂圆总面积达到1000亩。
同时,村两委积极组织民工培训,与劳务开发、中介部门和企业协调联系,不断扩大劳务输出量。近几年,全村每年平均输出民工1000名以上,劳务收入逐年增长。
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村两委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整治山平塘、囤水田,新建石河堰,增加蓄水量,不仅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使全村1040多亩稻田实现了满栽满插,而且还实施了稻田养鱼工程240亩;动员村民养鹅、养鸭,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使他们的收入显著增长。去年司湾村人均纯收入比3年前增加了1400元,达到3200元,跨进了富裕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