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40元/斤的马陆葡萄,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本地产的高价水果并不少见:南汇水蜜桃有卖到20元/只,南汇8424西瓜则170元/4只(约6元/斤)。不少网友惊呼:就一水果,何必搞这么“高大上”?
上海市农委相关人士表示,上海农业发展的导向是做精品,这也和本市土地成本太高有一定的关系。
高价水果在申城并非有价无市,也受到部分市民青睐。
昨天,市民安女士以亲身经历告诉早报记者,“价格不一样,品质也不一样。”
6月初,安女士和朋友曾经到南汇田头寻找正宗的8424西瓜,也就是市面上170元/4只的那种。“这些西瓜每一个大小都差不多,而且切开来,里面没有筋,很甜、很爽口。”当场,安女士就下了个几百斤的单子,用来送人。
这批瓜吃完后,安女士也在小区水果卖场以及超市买过不少瓜,但“要么甜得不均匀,大的大小的小,要么有筋,吃口不舒服。”她称,市场上的西瓜大多在1-2元/斤,最贵的,她买过5元/斤,但味道确实不如她和朋友在瓜田里买到的好。
瓜农滕志伟介绍,他种的8424西瓜,是按照合作社的要求,严格选种、育苗,每根藤上结多少瓜都有讲究。西瓜收上来之后,公司只收其中大小一样、品相最好的瓜,剩下的太熟或不熟的瓜,则自己卖到市场上去,田头收购价是2.5元/斤。
同样的,安女士也曾到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买过葡萄。“去年6月中旬,当时也是卖40元/斤,巨峰葡萄。不过说实话,不是特别甜,但6月上市的葡萄本来就都是早熟品种,它在早熟的葡萄里,已经算是甜的了。”
针对高价水果,上海市农委相关人士称,上海农业发展的导向,是做精品。因为上海土地成本太高,不靠科技指导和标准化种植,根本没有优势。所以上海郊区很多农产品,东西虽然好,但量少,很多还在地里就已经被订掉。“马陆葡萄也是一个例子。它虽然很贵,但是产量也不高。不愁卖。”
另一方面,该人士表示,看农产品的价值,还要看它有没有给农户带来切实利益。“这些价高的水果,往往是在一堆水果里挑出最好的,有示范效应。它的作,一来是指导价格,二来更重要的是告诉种植者,这样的水果有市场。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没有损失。你吃不到最好的,就吃次一点的,价格也会便宜很多。”
根据嘉定区的公开数字,20多年来,马陆葡萄平均每年带来2500万元利润,5亿元进入农民口袋。而南汇镇的统计,到2014年,8424西瓜以及水蜜桃,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