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倘若带着一个中国胃来到海外,很抱歉,你只能跟曾经朝夕相伴的韭菜、茴香、白菜和芥兰等中国蔬菜“say goodbye”了。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菜农看到了中国蔬菜的巨大商机,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蔬菜越来越火,逐渐走入了海外的千家万户。
“种菜很辛苦,白天要在菜地里收菜、干农活,晚上要把收下的菜装车,早上4点以前要将菜运送到批发市场。而且一周7天都要按时供应蔬菜,常年没有休息。”澳大利亚华人菜农钟荣这样介绍他的工作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华人涌入这一行业,据统计,仅在2005年时,悉尼就有250个华人蔬菜农场,上千名华人菜农;马来西亚菜农有90%是华裔;而在美国南加州,中国蔬菜已供应当地很多超市。
对此,钟荣坦言,“物以稀为贵”,海外的中国蔬菜利润较高,蕴藏商机,而华人的勤劳使他们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力。
据悉,美国得克萨斯州超市里的韭菜每磅达到3至4美元,但即使价格很高,当地的华人仍然无法抵抗中国蔬菜的诱惑。与此同时,中国蔬菜的香味也飘到了当地人的餐桌上。
美国蒙特利公园市拉夫斯超市管理员尼兹说,经常有非亚裔顾客询问他这些中国蔬菜该怎么吃,“中国蔬菜确实很时髦”。据报道,西班牙人也逐渐成为中国蔬菜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