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报料买来“栗子羹”竟是豆制品
“原本是想给外地朋友带一些天津风味的土特产,可等到懂行的外地朋友指出其中的奥秘时,连我都觉得脸上发烧。”日前,家住河西区的白女士向本报小崔暗访工作室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白女士说,前一段时间,几位南方的朋友到天津来探望她。临离开时,白女士就到一家知名麻花专营店给朋友购买了一些麻花,同时还购买了一些“栗子羹”。可当朋友接过“栗子羹”查看后说道:“这根本就不能叫栗子羹,充其量就是些豆制品。”这位朋友介绍说,如果是真正的栗子羹,其主要原料应该是栗子,而这种“栗子羹”的主要原料却是小豆。
记者调查一成分现真相名称不符实
按照读者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了位于大沽南路上的一家麻花专营店。在店内的柜台上,记者果然看到了大量的羹状袋装食品。仔细观看发现,这里销售的大多是标称由“万寿家(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该类产品。其中除了一些标明为水果口味之外,还有品名为“栗子羹”和“羊肝羹”的产品。见有顾客对这类产品感兴趣,一名售货人员主动说道:“买点栗子羹吧,这可是天津特产。”“这栗子羹是用栗子做的吗?”记者追问道。售货员说道:“不是用栗子做的,能叫栗子羹吗?”
真的像售货员所说,这种食品是用栗子作为主要原料吗?记者带着该企业出品的栗子羹以及羊肝羹两种产品来到了国家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吕瑞春主任在详细观看了栗子羹的配料表后说道:“根据国家标准来看,这种产品真的不能叫‘栗子羹’。”吕主任指出,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名称应当是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同时该标准中还规定,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通俗地说,就是在配料表中,位置在前面的成分加入量是最多的,而最后的则是加入量最少的。从该产品的配料表来看,排列顺序依次为白砂糖、小豆、饴糖、栗子以及食品添加剂和香精。由此不难看出,该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糖和豆子,栗子只是比较少的比例。此外,从该产品取得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也可以看出,该产品其实只是一种豆制品。至于羊肝羹,只有以羊肝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称为羊肝羹才合适。像这样只是使用了少量价值高的成分,就使用其作为食品名称显然会混淆消费者的视听。 那么,这两种产品,厂家到底在其中加入了多少如栗子或者羊肝粉这样的成分呢?记者与“万寿家(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一名自称姓韩的女技术人员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询问是否能就该企业在栗子羹及羊肝羹中分别加入了多少比例的栗子及羊肝粉时,该技术人员表示这涉及到企业机密,只能向领导汇报后才通知记者。但在随后一周多的时间内,记者一直未接到该企业就此事给出的说明。虽然没有得到该企业的回应,记者却接到了滨海新区食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的回应。截至发稿时,执法人员已经就产品的标识作出了责令整改。 记者调查二 超市“板栗饼” 根本无板栗 无独有偶,在该事件的调查中,记者还接到了另一名读者的反映。他在乐天玛特超市购买到的“天津市富祥发食品厂”出品的板栗饼中竟然没有板栗。记者在乐天玛特超市的糕点柜台看到,一种袋装食品上“板栗饼”三个字十分醒目。而翻看该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发现,其中只有绿豆、白砂糖、小麦粉、饼干、大豆油、水和食品添加剂。显然里面根本没有板栗这种成分。 记者会同属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同来到了这家“富祥发”食品厂。该厂负责人表示,这种板栗饼中确实没有使用板栗这种原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都是这样标注的,无非就是抬高一下产品的身价。鉴于该产品名称容易混淆消费者视听,执法人员当即责成该企业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质监部门还将进行严肃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