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江津龙华镇燕坝村地处长江岸边,地势平整,土地肥沃,过去盛产甘蔗,当时的“燕坝甘蔗”可以说是久负盛名,是江津的一大知名特产,也是本地农民为之骄傲的经济作物,如今在一大片四季豆的蔬菜地里,此刻一位中年男子正指挥着10多位工人采摘着四季豆,还种植有各种蔬菜600余亩。
笔者日前在江津区龙华镇燕坝蔬菜基地看到,上千亩的南瓜、茄子、海椒、四季豆、黄瓜等10多个品种的各种蔬菜,有的正花开满树,有的已果满枝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喜庆的繁荣景象。
在一大片四季豆的蔬菜地里,此刻一位中年男子正指挥着10多位工人采摘着四季豆,这名男子名叫陈家华,正是这片蔬菜地的老板,他目前种植有各种蔬菜600余亩,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
江津龙华镇燕坝村地处长江岸边,地势平整,土地肥沃,过去盛产甘蔗,当时的“燕坝甘蔗”可以说是久负盛名,是江津的一大知名特产,也是本地农民为之骄傲的经济作物,鼎盛时期,据说该村就开了3家糖厂。但是,随着后来糖厂的纷纷倒闭和外地“罗汉甘蔗”进入本地市场,“燕坝甘蔗”就一年不如一年,多数农户干脆就还地种粮,经济效益却是一落千丈。
陈家华是生于此长于此的地地道道的燕坝人,说起种菜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干种菜这行已干了有10多年了,当年甘蔗败了感到好可惜哟。我们燕坝可是块风水宝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了,这可是上了教科书的。我们守着老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可不能没有出息哦。”
2001年,当时30多岁的陈家华,看到这片如此肥沃的土地却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感到十分的迷茫,他听说同样处在长江边的“南家沱”一带的农民种植蔬菜很有“搞头”,便通过朋友介绍,合伙同那边几名菜农承包本地农民的土地近1000亩,搞起了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当年他个人除了得2万多元的工资,还分得利润5多万元。
正在他准备接着大干一场的时候,那几个合伙承包人却不知什么原因走人了。种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活路,那时的陈家华虽说跟着别人干了一年,但对种菜仍是一个门外汉,他只得将承包面积缩小到200亩,又高薪聘请了一名技术员,处处留心学习、不断摸索总结,一年下来已基本掌握了种菜的技术。
“为保证蔬菜的品质纯正和节约成本,我的菜简单说就是采取‘大棚育苗、地膜种菜’的模式。”刘家华说,从“育”到“种”关键技术还是在育苗上,在冬季育苗时,要在大棚里通过用地热丝加温等方式才能育出壮苗。冬季种菜我们则是用的地膜保温来加速蔬菜的生长,所以每年我生产的蔬菜都能抢占市场先机。
据陈家华介绍,他种植的蔬菜品种,都是通过精心计划、循环种植的,这样就确保了一年四季都有商品蔬菜出售,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既赢得了合作商家的信任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600亩蔬菜现在一年下来纯收入在60万元很是轻松平常。
陈家华种菜获得成功,带动了当地蔬菜种植的大发展,很多群众纷纷进行效仿,目前燕坝的蔬菜种植面积也达2000多亩。陈家华说,他们的蔬菜用肥都是用菜饼、鸡粪、猪粪等有机肥,所生产的蔬菜已获得“无公害”质量认证,已成为江津乃至重庆有名的蔬菜基地。目前,他们生产的四季豆、海椒以每斤3.5元、茄子每斤2.5的价格,批量销售给江津的部分农贸市场以及重庆盘溪、杨家坪等地的批发商,蔬菜完全是供不应求。
中国蔬菜网Vegnet:陈家华所生产的蔬菜已获得“无公害”质量认证,已成为江津乃至重庆有名的蔬菜基地。陈家华种菜获得成功,带动了当地蔬菜种植的大发展。每个人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