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野生四方竹小笋鼓了浙江庆元县贤良农民“钱袋子”
添加时间:2013-05-16 11:22    来源:点击:

  科技作桥梁政策添动力

  213.5亩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随风摇摆,染绿了整个山岗。这是日前笔者在庆元县贤良镇黄淤村际斜山场见到的景象。业主吴长锋乐呵呵地对笔者说:“这种竹笋一公斤只有七八支,市场价高的每公斤卖到18.5元,特别好销。”

  四方竹又名四季竹、四角竹和“八月白”,在当地农户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角及荒山老林里有零星自然生长,过年人们对它并不在意,仅采来腌制成咸笋自用,不清楚它会有什么经济价值。随着绿色消费渐成时尚,该镇派员外出考察了解到四方竹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经济学家誉为“林海珍品”,加上四方竹出笋期在每年11月过后,正好填补了竹笋的淡季市场,价格是冬、春竹笋的3倍甚至更高。

  为加快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步伐,该镇请来浙江农林大学“候鸟式”科技专家,到4个重点村推广野生四方竹驯化移栽技术,大力引导农民走科学开发之路,并出台扶持政策:种植0.5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连片种植5亩以上每亩补助300元;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散种每支补助3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的积极性。于是,家家户户纷纷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移栽野生四方竹,给低山缓坡地、种粮效益低下的“靠天田”、“冷水田”穿上“绿装”。至今,贤良镇“留守”农户户均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已达3.71亩,其中2007年开发的已部分开始投产,去年平均亩产达250公斤,比同龄的野生四方竹小笋增产近5倍,亩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全国高产优质指标。贤良村农民叶学权的10亩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小笋,去年共收入36286.8元,亩均产值达3628.68元。

  “牌子响、市场旺”已成为贤良镇越来越多农民的共识,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和诚信经营渐成热点。一方面,他们成立了“八月鲜竹笋专业合作社”,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全面推广落实如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禁止使用各种激素等措施,确保驯化野生四方竹小笋纯天然、无污染。另一方面兴办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小笋真空包装厂,采取分散采摘、集中加工、共同拓市、利益共享,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打出的“八月鲜”品牌,与上海、广州、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建立直销渠道,身价提高了三成。

  驯化移栽野生四方竹小笋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或真空包装、或鲜笋直销、或晒成干货,成为消费的“新宠”,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