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取得成效
(一)签约了一批重点投资项目。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重点投资项目187个,投资总额530亿元。其中1-5亿元项目91个,5-10亿元项目4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有18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167.27亿元。
(二)发布签约了一批最新科研成果。促成了46家国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大专院校、79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472项最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参与转让和合作交流,签约最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0个。
(三)提升了展示展销水平。设立了主食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贸易、农产品食品加工机械、境外企业、科研成果、休闲农业美丽田园及秋季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等八大展区,总展出面积近30000平方米,包括120多家境外企业在内的3800多家企业及产品参加展示和贸易。初步统计,9月6日开幕式当天产品销售额就达到2.7亿元,签订产品销售合同157笔,合同销售额8.9亿元。预计到9月14日产品贸易区结束后,产品销售额将超过6亿元。
(四)搭建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对接平台。举办了农产品加工业投融资暨银企对接活动,北京、福建、河南等地的6个国家开发银行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投资额4.2亿元;河南省50个投融资项目签约,合同金额29.64亿元,为推动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五)促进了产品采购商与供应商的有效对接。65家农产品采购商和178家以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的农产品供应商参加了产销洽谈对接活动,共达成农产品“基地直采”和“订单贸易”合同180份,金额51.58亿元。
(六)推介东盟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效果好。邀请东盟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东盟农产品加工业优势项目,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体现了大会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七)扩大宣传了中国美丽田园。集中展示了108个农业部认定的农耕文明悠久、乡村文化浓郁、民俗风情多彩、自然环境优美的中国美丽田园以及河南省的秋季20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让参会者体会到一批环境优美、场面宏大、景色迷人、特色明显、公众喜爱的美丽田园和一种作物两种收获、不待收获就有收益的精彩画面。
(八)评出了一批品牌产品。组委会对17个省区市261个企业自主申报的521个产品进行评定。经过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认真评审,共评出金奖28个,优质奖130个。
四、下步工作
自1998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已成为与农交会齐名的国内知名展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的办会方向,按照“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国际合作交流、专题聚焦研讨”的功能定位,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改进不足,为办好201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打下基础。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国家农产品加工信息网、农加工洽谈会网站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展会成效,使更多的企业共享展会成果;同步发布并及时更新企业产品供求信息,扩展网上服务功能,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展会。
第二,深化活动成果。抓好会上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促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巩固扩大办会成果。为有意向的企业、合作社等提供信息服务,推动供需双方进一步对接。加强与相关协会、商会、院所、高校的密切联系,争取支持,扩大影响。
第三,强化学习交流。对国内外知名展会进行摸底调查,总结梳理展会组织、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模式与经验。组织参加国内外相关展会,学习成功展会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参与展会之间交流,加强农加工洽谈会的推介宣传,探索社会招展等组织方式。
第四,创新办会模式。总结推广此次展会的办会模式和成果经验,以黑龙江、新疆、湖南、海南等特色产业和产品为主要内容,举办区域性投资贸易交流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第三方评价工作,进一步了解需求、查找不足,不断创新办会模式。
第五,建立长效机制。巩固队伍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建立企业、项目、专家、产品等数据库。组织展会领域相关专家研讨交流,听取各级组织单位和参展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提升展会水平和层次建立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