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北京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添加时间:2013-04-17 13:30    来源:点击:

  近年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成功地搭建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新农村建设“四大平台”,相继推出了“三进两促”、“光彩惠农行动”、“万侨助万村”等系列活动。

  京郊农村是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城市水源的涵养保护区,也是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首都拥有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优势,北京市自2006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以来,得到了首都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许多单位、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北京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本着“积极参与、灵活多样、有序推进、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采取开展“结对帮扶”、“专项对口支持”、“资金或实物扶持”、“开展志愿推进行动”等多种扶持形式,已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就业、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北京市直属机关工委将“三进两促”中“进农村”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大大调动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北京市侨办积极开展“万侨助万村”活动,组织引导在京侨商、侨资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海外侨胞参与到“7·21”特大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生产建设中;积极协调动员台商组织京台两地开展农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活动。北京市政府外联办搭建“央企对接重点小城镇”等活动平台,推动央企参与小城镇建设。北京市工商联不断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光彩惠农行动”,两年来已实施项目79个,投入资金17.98亿元,帮扶农户1167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