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即墨今年建新型农村社区22个 重点项目成生命线
添加时间:2013-04-12 11:51    来源:点击:

  从2012年开始,一个崭新的名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频频提及,山东即墨市的版图破旧立新,1033个村庄初步被划分为212个新型社区,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2013年即墨市计划新建农村集聚类社区22个。这一大手笔的规划让沉寂的乡村沸腾了,全市上下翘首以待,期盼着崭新生活的开启。与此同时 ,大批重点项目在即墨遍地开花,成为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坚强产业支撑,实现着社区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新型社区农民收入有保障

  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新型农村社区、大沽河沿岸新型农村社区、普东太阳能小镇……目前,即墨市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正在规划着、建设着。

  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它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变成市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好比建一幢大厦,产业便是大厦的基础,而重点项目无疑是产业最有力的骨骼。产业夯实了,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农民收入才有保障,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据悉,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规模开发、集约用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七大功能区产业发展规划,即墨市将全市1033个村庄划分为212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城中村改造型社区38个、功能区整合型54个、小城镇集聚型 19个、中心村融合型 98个、特色村3个(雄崖所村、凤凰村、向阳庄村)。

  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2013年即墨市计划新建农村集聚类社区22个。以推进村庄集聚改造和融合提升,促进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组织融合、服务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2个社区都在七大功能区内

  以重点项目为主体的产业支撑,就是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转型升级”,完善新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吸纳农民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就地实现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同时,汽车、发电设备、造船、纺织服装、家电电子、机械加工、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九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慢慢聚拢、壮大,向高端延伸……未来五年,这些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至少可达到4000亿元,政府的税收也将更上一个台阶,将有更加雄厚的财政资金反哺于民。

  “去年以来,即墨市规划建设了城市中心区、经济开发区蓝色新区、汽车产业新城、蓝色硅谷核心区、蓝色硅谷产业区、商贸物流区、大沽河生态农业示范区七大功能区,着力搭建产业发展高端平台。同时结合现代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打造普东太阳能小镇、龙泉汽车小镇、南泉物流小镇、移风店生态旅游等一批特色小镇。今年确定建设的22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位于七大重点区域范围内,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社区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即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阐释出了市委、市政府实施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

  多个社区已经走出特色路

  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即墨市的不少功能区已经走出了自己特色的新路子。其中,以机械制造产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的汽车新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依托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设中已投产的汽车零部件、数控立车 、青汽实业等项目带动,龙泉街道段村社区引导村民通过进厂务工、发展商贸业和服务业等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就地增加就业,实现社区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

  更有依托现代农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的移风店镇大沽河社区,伴随着荷兰瑞克斯旺国际种子公司入住、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契机,按现代农业建设标准及社区建设需求,移风店镇大沽河社区以大沽河为生态中轴,正在建设绿色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滨河交通轴线、现代农业聚集带、滨河特色小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以高端农业引领传统农业发展。

  此外,大信镇向阳社区重点突出太阳能特色,推广工厂化房屋技术和太阳能路灯等设施,使太阳能设施成为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昌盛日电龙头带动作用,与中节能、大唐电力等央企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该区域隆盛晶硅项目年内将建成年产 3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建成后对周边配套行业将形成强有力辐射 ,树起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社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