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新疆进一步推动能源建设 提升农村群众生活质量
添加时间:2013-04-15 17:21    来源:点击:

  日前,在新疆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中心村顾桂萍家中,记者看到沼气灶火力很大,一壶水只用了五分钟就烧开了。这个不仅卫生、“ 方便,还很省钱,一立方米沼气才1元。”顾桂萍说。该村建好的一座300立方米中型沼气工程,不仅改善了周边100户农民的生活用能和居住环境,还带动了200户农民发展“牲畜养殖—沼气—生态种植”模式的生态农业。

  当日,自治区乡村沼气集中供气现场培训会在吉木萨尔县召开,来自全疆各地的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奇台县腰站子村和吉木萨尔县羊圈台子村乡村沼气集中供气站。

  目前,自治区广大农村通过沼气、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推动了农村传统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洁、绿色用能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据介绍,2003年以来,自治区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共争取中央投资12.5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35亿元,全区84个县(市)建成65万户户用沼气池,联户沼气与养殖小区沼气工程30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40处,推广省柴节煤灶16997户,太阳灶13813户,农村能源建设受益农户68万多户,受益农牧民270万人。全区农村能源设施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3亿元,为国家节约能源约27.2万吨标准煤,减排温室气体约108.8万吨。

  10年来,全区各地实践总结出了“十大农村沼气生态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将沼气与畜牧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废弃秸秆、生活污水等生产沼气,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同时生产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改善了土壤质量,提升了农田有机质水平,有效推进了自治区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热比娅·玉山说,今后自治区将力求结构上由户用沼气为主向沼气多元化发展转变,功能上由生活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转变,服务上由建站布点为主向注重可持续运营转变,建设上由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巩固并重转变;拓宽农村能源工作领域,加快太阳能开发、秸秆能源化利用、农村生活节能技术推广普及步伐,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自治区农村能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自治区将在畜牧业发达、养殖量较大,居住人口集中、经济收入较高的乡村,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同时围绕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对退耕还林户普及户用沼气、太阳灶、节柴省煤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