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村热点 >
种菜的运菜的卖菜的都不赚钱
添加时间:2011-05-10 08:10    来源:未知点击:

    最近,“菜贱伤农”的话题为全国所关注,但城里百姓却并未感到菜价的暴跌。“田头贱,摊头不贱”这是为什么?“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成为共识。
    近日,江苏南京《扬子晚报》记者,从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和蔬菜集散中心——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开始,追踪销往南京的蔬菜,从地里采摘、当地收购、运输环节直到进入南京农贸批发中心再至菜市场,再现了一棵菜从田头到餐桌的真实“流通成本”。
    4月29日 寿光何家村
    主角:山东菜农和合作社收菜人
    “每天拉5万斤菜去南京,超载这么多都难赚钱。”
    凌晨三四点,村民何永昌和家人,在自家的种菜大棚里采摘油瓜和小黄瓜。忙活两个多小时后,装车送往村口的寿光市齐润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齐润),这是收购蔬菜的第一道口。
    齐润的收菜老板何金峰上前验菜,议价,付钱,卸货,“小黄瓜收购价今天是1块9,油瓜2块钱。”他说,小黄瓜前一阵收购价最高要到2块7,油瓜这两天也跌了,前几天能3块钱一斤收的。
    齐润成立于2008年,四位大股东齐俊堂、赵祥兴、何玉峰、何金峰,都是何家村和邻近的赵家村人。他们做蔬菜收购、批发这行已经十来年了,主要的市场就是南京,每天下午三点,必定有一辆装载25吨寿光蔬菜的大货车,从他们这驶向南京。现在他们合作社总共有八九十个种植大户加盟,每天采购五万斤菜不成问题。
    早上9点多,一辆鲁V55289的大货车开到了齐润门口,已经收来的五万斤菜开始装车了。下午四点,自重14吨的鲁V55289,装上了26吨多的菜,收下齐润给的4500块运输费,驶出何家村。“超载?没办法,超这么多,都难赚钱。”齐润的人说,“但我们没法给更多了,再给多,就要压低收购价,农民会不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