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合肥市庐阳区率先打破城乡低保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庐阳区近1300名农村困难人群与城里人一样领起了“月薪”,“薪水”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记者了解到,明年合肥市将逐步推行低保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缩小城乡差距。
“钱发得更多更及时”
“这个月的生活费又有着落了。 ”家住庐阳区工业园区邵大郢后湾的王茹英老人最近拿到了260元的低保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今年7月份开始,合肥市庐阳区所有的农村低保户都像王茹英一样可以按月领钱了。
王茹英老人今年75岁,儿子年近50岁,属于一级智障,没有任何家庭收入。 “每个月能够按时拿到低保金,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困难家庭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
关于低保城乡并轨,年迈的王茹英老人懂的并不多,她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钱多了,以前每个季度拿一次,现在改成一个月拿一次,更及时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年1500元,如果按照合肥市目前城镇低保标准每月260元计算,并轨后农村低保人员收入最多将达到每年3120元,比并轨前翻一番。
管理方式也要“并轨”
合肥市庐阳区低保科工作人员杜薇向记者介绍了几个月来的城乡并轨“试验”。
“最大变化就是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了与城市低保一样的月人均260元,月人均收入在260元以下的就可以被纳入低保,而且将发放方式由按季度发放改为按月发放。”杜薇说,按月发放可以让农村低保户像城市居民一样每个月都能拿到低保金,解决了他们等米下锅的困难境地。
低保城乡并轨不仅仅是金额和发放周期上的改变。记者了解到,低保城乡并轨后,在管理方式上亦有改变。 “既然完全按照城市低保的标准执行,那么管理上也必须与城市低保同步。 ”杜薇向记者介绍说,并轨后的农村低保严格按照城市低保的本人申请、社居委入户调查以及民主评议、听证、票决、复核等多道程序执行,哪些人该享受低保都经过民主听证,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一样更加规范了。
按照规定,农村低保是一年一审核,但是城乡并轨后,农村低保也必须像城市低保一样一个月审核一次,将不符合低保标准的请出低保“阵营”,将新增困难群体纳入低保。
核算收入不漏一只鸡
“低保城乡并轨,这是大势所趋。 ”对于合肥市已经试行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叶如强如是说。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新站区已着手准备低保城乡并轨工作,合肥市将逐步推行低保城乡并轨。
“低保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行的趋势是明朗的。 ”合肥市民政局低保管理中心程永发主任向记者透露,合肥市区明年将逐步推行低保城乡一体化,三县也将紧随其后加快低保城乡并轨步伐。但他表示,“因为各个区县的财政情况不同,所以低保城乡并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记者了解到,针对农村居民无固定收入且农副产品能自产自给、农副产品价格随市场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波动较大、家庭收入核实比较困难等特点,合肥市今年还出台了《合肥市农村居民申请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从一只鸡、一亩田折合人民币多少钱都做了细致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破解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核实难题实现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