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清浦:“四培四促”催生合作社党建活力
添加时间:2015-07-23 08:41    来源:未知点击:

    今年以来,清浦区实施“四培四促”模式,构建基层干部培养教育管理成长链,带动合作社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展。
    坚持责任共担,将能人大户培养成党员,促进党员队伍集聚发展合力。制定《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加大在合作社发展党员比重,要求每年新发展党员中能人大户比例不低于20%。区委将从合作社社员中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情况列入乡镇党委党建目标责任,并作为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述职考核内容。健全农工部、农委、科技、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分子的“推优”机制,将合作社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乡土人才作为党员发展重点对象,建立发展党员信息库。依托党校阵地、远教站点加强对入党积子培训,通过能人大户与党员结对办法,把发展党员变“坐等上门”为“引人入门”。2014年全区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能人”比例占到了总数的63%,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能人”比例占到了85%以上。
    突出组织共建,将党员培养成合作社能人,促进合作社经济发展提速增力。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方式,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党员以融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党组织成立党员创业服务中心,以培训基地、技术指导、党员活动中心等为功能区,面向合作社全体党员、社员及周边党员农户提供创业帮扶服务,吸引党员农户加入合作社。党组织利用结对共建和党建联建等契机,积极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开展农超对接、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社员培训等,让社员充分享受技术成果,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4年共计培训党员4000余人次,发布致富信息8000余条,每位社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30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立足管理共抓,将优秀合作社党员培养成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促进党组织激发内生动力。开展“积分争优”活动,实行党员参加活动、认领岗位、好事实事、学习培训、帮扶带动、重大奉献等积分制度,使合作社党员在积分争优中提升“双带”能力。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采取社员推荐、个人自荐、公开选举的“两荐一选”方式,拓宽用人视野,引入竞争机制,把合作社中党性强、熟悉党务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配为党组织负责人,把技术精、懂管理、善销售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党组织班子成员推荐进入理事会领导层。目前,8个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全部由党员大户担任,186名党员成为合作社理事。
    实行队伍共建,将优秀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培养成村党组织负责人,促进农村发展持续有力。建立区、乡镇联合帮扶合作社工作机制,乡镇党委分门别类建立了农村后备干部联系培养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集中专题、实践基地、远程教育、专家课堂、能人联带培训的“五训”方式,有重点、按计划、分步骤实施跟踪培养,及时将优秀的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纳入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对优秀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重点在政策优惠、帮扶资金、教育培训、评先选优给与倾斜和考虑,并由村级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评议、经乡镇党委考察合格后,作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择优通过换届选举或组织调整进入村班子。全区现已从合作社党员中培养后备干部35人,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23名合作社社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其中8名当选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