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了解到,辽宁省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以“三电合一”理念培育了12316综合信息服务新模式。2005年7月11日,辽宁省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当时,特服号码为16808080)——金农热线正式开通。2006年,在国家农业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特服号码升级为“12316”。
据了解,经过9年运营,辽宁12316金农热线已建成独立运行、平台延伸至乡的农业服务体系,目前开通座席达到67个(省级32个、市级13个、县级4个、乡镇16个、村级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日均话务量3000余次,累计受理农民话务咨询394万例,推送各类涉农信息逾900万字,播发电视广播节目3600余期,出版科技图书40万册,开展信息下乡助农活动200余次,帮助农民挽回及创造收益约30亿元。
一、打造全国最大的12316省级云平台
据悉,2013年以来,按照农业部12316中央平台体系的总体设计,辽宁作为先行试点省份,探索性地完成平台架构的革命性升级,确定纵向以省级平台为实体平台、市县两级构建虚拟平台(呼叫中心)、通过互联网向乡、村、社、场等基层应用场所设置远端座席,横向农业部门内部系统整合、行业间跨界融合,集成咨询传播、监控分析、会商决策、指挥调度、协同反应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思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辽宁12316云平台架构打破了原有硬件和电路的限制,只要具备互联网线路,平台可无限下移,座席可无限延伸,服务可无限定制,平台技术实现革命性飞跃。12316云平台有效整合了全省农业信息资源、壮大了农业专家队伍,大幅提高了信息服务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有效降低了市县在话务平台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解决了市县信息服务部门各自为战、数据资源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等等问题
二、建设多行业、全领域的12316服务体系
辽宁12316金农热线依托12316平台在信息收集、发布、传播和交流方面的强大优势,嫁接各行业、各部门的涉农管理服务职能,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集成。
一是在农业部门内部协同方面。先后与省农委农经处、市场处、法规处、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合作,解答农民关于土地承包、粮补发放等诸多方面的政策咨询,收集农资打假、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信息。
二是涉农行业部门合作方面。2008年以来与市内医疗机构合作,累计受理解答农民关于疾病防治、生活保健、医疗政策等咨询3万余例。2009年起配合省文化部门推进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与省图书馆合作制作《金农热线》图文电视节目。
三通信运营企业合作方面。在开展固话咨询方面,与运营企业协商出台优惠资费标准,省内各地拨打热线号码均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根据农村手机用户迅速增加的实际情况,将12316服务与省联通、省移动、省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手机业务全面对接:与省联通合作实施金农通工程,通过手机平台向农民发布涉农短信4.2万条,联通10109555金农通热线受理涉农咨询4000余例;与省电信实施富农通项目,向农民发布短信4.5万条,电信118114热线受理涉农咨询3000余例;与省移动实施农信通项目,向农民发布短信6万条,移动12582热线受理涉农咨询5000余例。
四是新闻媒体合作方面。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录播金农热线下乡节目70余期、专家会诊节目近百期。2006年以来,辽宁广播电视台乡村台与热线合作制作《金农热线》节目,每天播出1小时,累计播出2568余期。2012年初,热线与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出12316金农热线分析节目录播242期,推出专家一点通节目699期。另外,与鞍山市广播电台《绿野之声》、营口市广播电台《走进乡村》节目都有深入的合作。
三、构建探索多元化、预警化的信息应用模式
作为涉农信息的咨询中心、交流平台和发布窗口,通过数年的悉心积累,金农热线已成为全省涉农信息的集散中枢和资源仓库。依托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储备,通过实施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整理典型案例、提炼成熟经验、汇总基础数据,进一步发掘信息资源的应用潜力,实现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个别服务与公共服务、即时服务与持续服务、指导基层农户生产生活与辅助政府部门管理服务相结合。在信息应用方面,平台开通以来,建立起了完备的市场监测体系,价格数据涵盖产地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和部分品种的期货价格。依据于此,辽宁12316金农热线相继推出多类信息产品。2006年开始编发《金农市场分析》,对20余类农畜产品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为频度开展市场监测分析,8年累计编制7000余期;《农产品价格日报》对粮食、畜禽、农资、蔬菜价格逐日予以发布,累计编制2500余期。宏观决策效果显著,《焦点追踪》收集汇总村情民意,为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制定决策提供支持,累计编制200余期;依托平台资源,已编制《农村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72期,《农产品市场预警报告》43期。
四、培育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基层服务队伍
据了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尤其是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12316在农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信任度日益提高。热线开通以来,组织专家、媒体深入省内各地农村,先后举办“金色田野信息下乡行动”70余期,面对面、手把手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的疑难问题。以服务为纽带,逐步在全省建立起2800余个热线固定联络户队伍。各地联络户及时报送本地信息、认真配合各类调查、积极宣传热线服务,与12316平台融为一体,成为平台运行初期向基层最重要的延伸。依托直通农村生产生活第一线的联络户,平台能够便捷、准确地收集生产态势、价格行情、政策落实、生活疑难等实时动态信息。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时令特点,热线组织开展了春耕备耕、生产意向、成本收益、生活愿景等多项专题调查,汇集了大量真实、宝贵的第一手原发信息。热线还开展了送祝福、送年画、优秀联络户表奖等活动,逐步巩固扩大联络户队伍。
辽宁12316金农热线开通9周年以来,为全省农民群众提供了十分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通路,被群众誉为农事、农情、农村政策“百事通”。金农热线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突破了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服务农民为本,架起了农民与专家、农民与市场、农民与政府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