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克东县进一步优化结构 助推奶业快速发展
添加时间:2014-06-23 13:54    来源:未知点击:

  为了进一步加快奶牛产业快速发展,克东县在奶牛生产发展上,提出了调整“四大结构”,助推奶业长远发展。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饲草资源。克东县是大豆主产区,草原面积少,而且还不能将更多的耕地用于种植青贮玉米和牧草,更不能花高价长期买草来发展奶牛生产。所以,克东县结合本县实际,开发出“量大、价廉、质优”的饲草资源。进一步调整农业产结构,大面积种植玉米,用充足的玉米秸资源,获得低廉的奶牛饲草资源。玉米秸经过青黄贮,还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草资源。
  二是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综合收益。克东县在今后奶牛产业发展上,改变过去品种单一的养殖结构,将专门养殖奶牛转型发展成“肉奶两用牛”,推行“肉奶两用牛”,灵活发展奶牛产业。牛奶过剩时向肉倾斜,牛肉过剩时向奶侧重,把乳肉结合起来,奶农既获得牛奶的收入,也获得牛肉的收入,获得的是综合收益,实现乳肉结合一体化发展。而且,克东县将抓住我国与德国合作推广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项目的有力契机,进行加以推广发展。乳肉兼用的德系西门塔尔牛肉用性能与专用肉牛品种接近,产奶性能与荷斯坦牛不相上下(年产奶量可达7吨)。而且德系西门塔尔的乳脂率、乳蛋白率都超过荷斯坦奶牛,可以提升乳品质量,提高乳制品国际竞争力。
  三是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整体质量。克东县将奶业生产方向从增加奶牛头数转变到提高奶牛质量上来,在优化品种结构和提高单产水平上下功夫,走质量型的发展道路。结合冻精补贴项目,必须扩大使用优质冻精和性控冻精的覆盖面,并做好配种记录、档案管理,避免奶牛近亲繁殖导致质量下降。另外应加大良种引进力度,适当增加良种供应数量,适时淘汰劣质低产牛,同时加强中外技术交流和培训。
  四是调整喂饲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克东县规模牧场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种植专用青贮玉米,推行玉米全株青贮,连秆带穗全株切碎,制成青贮饲料。既能提高玉米的生物学产量,又能大大提高了能量、蛋白质的收获量。除少部分规模牧场采用TMR全混日粮喂饲结构外(进口奶牛、高产优质奶牛可适用),大部分推行青黄贮饲料+少量苜蓿+羊草等优质牧草为主的饲草喂饲结构,坚决取缔豆皮子等劣质粗饲料结构,改变粗放的饲养方式养殖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