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典型经验 >
山东沂水县念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经
添加时间:2014-06-10 13:20    来源:未知点击:

  为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发展后劲,沂水县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切实念活集体经济“发展经”,村集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立足实际,明确发展目标
  通过清产核资,基本托清了全县1041个村集体“三资”底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按照统筹安排、协调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拓宽渠道,创新发展路子
  (一)盘活资产,发展一批。通过公开发包、租赁等方式,盘活现有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如:沂城街道办事处前小河村对原有市场大棚和房屋进行改造,吸引了众多经销商入驻,集体每年收取租金200多万元。
  (二)依托资源,开发一批。依托现有的矿产、“四荒”、区位等优势,采用集体经营、对外发包等方式开发利用,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如:杨庄镇北躲庄村依靠本村丰富的铁矿资源,申请获得采矿权后,成立了“躲庄矿业开采公司”,年盈利上千万元。
  (三)完善服务,搞活一批。依托本村比较成熟的产业或运作模式,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合作经济服务组织或中介组织,发展“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如:院东头镇前武家庄村牵头兴办了“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资配送、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不但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合作社每年还可获得数万元的收益,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三、优化配置,提高发展能力
  (一)选派“第一书记”,引领发展。选派县乡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并出台《考核办法》,将发展壮大任职村集体经济作为考核“第一书记”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245名“第一书记”正在积极引领村集体经济向前发展。
  (二)吸收“双高双强”人才,带动发展。大力实施“双高双强”型人才进村工程,鼓励和支持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和致富带富能力强、增加村级收入能力强的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参与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村干部结构,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
  (三)强化干部培养,促进发展。沂水县每年都对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部分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四、层层落实,确保发展质量
  为确保各村高质高效的完成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县里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农业、财政、经管等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配齐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并制定出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考核指标,明确了奖惩机制,并规定乡镇党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责任单位,党委书记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责任人,党委组织委员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也都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机构、配备了人员,制定了《考核办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了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村集体致富路上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