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理论前沿 > 论文在线 >
“菜篮子”保险,咋让市场更平稳——来自北上广三大城市"菜篮子
添加时间:2013-12-30 13:33    来源:未知点击:

  3. 广覆盖
  将更多农产品纳入保险范畴,加大补贴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农民的迫切需求和农业生产实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保障金额、险种设计、赔偿机制等方面都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广州属于气象灾害多发区,这两年暴雨、洪涝、台风的发生频率特别高,但是相应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没跟上。”张冀告诉记者,广州农业的生产总值 虽然不高,但蔬菜、塘鱼、禽类等仍对本地市场供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只有能繁母猪保险、农房保险、水稻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 其他易受灾的蔬菜、水果、肉猪、肉禽等都没有纳入保险范畴。
  在广州市花都区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天生卫康食品公司,总经理谭明安说,他特别想为投资上千万建起的现代化猪舍、厂房、设备等投保,可却没有相应的险种可以选择。
  即使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超过70%、品种多达21类的北京市,农民也有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我们是2007年开始上奶牛保险的,一头奶牛的 保额6000—8000元,现在一头奶牛价值2万元,希望农业保险也根据市场变化提高保额,哪怕保费多交一些我们都愿意。”顺义区广峰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 徐广峰说。
  张冀说,番禺区渔业协会曾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政府没有补贴,只有不到2%的养殖户有购买欲望;政府提供补贴的话,70%的养殖户有购买欲望。
  张冀认为,农业保险还为政府创新救灾方式提供了新思路。“番禺区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救灾资金安排,如果能把关口前移,用这笔钱作为财政补贴,支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专家表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和推动,而且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加大保费补贴,也应研究 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同时坚持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强对农业保险规划布局、制度框架及扶持政策的统筹设计与推进,从整体上促进 我国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