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政策法规 >
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添加时间:2013-02-22 12:11    来源:点击:
    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总的看,今年北方冬麦区苗情基础较好,但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晚播麦田冬前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少、苗龄偏小、个体偏弱;西北部分地区墒情不足,旱象显现;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菌源基数大,有加重发生可能;冬前杂草滋生,春季防除难度大。各地要加强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因墒因苗落实好田管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路线是:促控结合,以促为主,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奠定丰收基础。

    一、华北和黄淮冬麦区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镇压划锄,提墒保墒,促苗早发稳长。镇压和划锄结合进行,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对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

    (二)促控结合,肥水运筹,管好水浇麦田。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提高穗粒数。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对有脱肥现象的,在起身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三)镇压提墒,趁雨追肥,管好旱地麦。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配施磷酸二铵。  

    (四)防控病虫,化学除草,抓好综合防治。要做好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以及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选用正确药剂及时防治,强化返青后化学除草工作,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适宜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五)调查冬季冻害情况,及时管理冬春受冻麦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防御早春冻害。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