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时事要闻 >
沙漠深处稻花香
添加时间:2013-08-08 09:16    来源:点击:

  沙漠绿洲不罕见,但沙漠里也能种水稻,记者还是第一次听说,而内蒙古库伦旗人把这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致使农牧业基础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农牧民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库伦旗委、政府依托北部沙区大面积的沙地资源,从提高沙区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出发,把发展沙地衬膜水稻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促进了沙地衬膜水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当地农牧业局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沙地衬膜水稻是根据沙地的自然特性和水稻的生长发育习性,在漏水漏肥、养分含量极低、风沙活动强烈的流动、半流动沙丘或丘间地上,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以形成防渗层,运用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综合措施栽培水稻,以获得高产的一项技术。衬膜水稻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沙害和漏水漏肥的弊端,同时开辟了一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新途径。


    

  当地牧民算了一笔账,沙地衬膜水稻栽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高,但可以多年受益。在栽培沙地衬膜水稻的第一年,1亩需投入3640元:使用衬膜65公斤,投入1000元、打井眼投入1700元、种植投入580元、化肥60公斤投入225元、农药15元、电费(油)投入120元。正常年份,每亩平均产量在1200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每斤稻谷2.1元计算,亩收入在2520元左右。从第二年起,每亩仅需投入580元,其中育秧插秧投入220元、化肥投入225元、农药投入15元、电费(油)投入120元。而亩纯收入达1940元。


    

  沙地衬膜水稻还可以把现有的耕地退出来种植饲草作物,为农牧民发展黄牛养殖业,实现增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


    

  农民金山,种植沙漠水稻已有十几年了,去年他承包的20亩沙漠水稻就收入3.6万元。关键是金山种植水稻是自已育苗,每亩需稻苗5平方米。今年他又扩大面积达到80多亩了。他说,种植沙漠水稻比种植玉米效益大得多。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旗委、政府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强化政策激励、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扩大了衬膜水稻的规模。结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项目,对发展衬膜水稻项目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同时,为有效解决资金难题,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向有发展意向、积极性相对较高的贫困户提供贷款资金支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推动了衬膜水稻的发展。并多次举办培训班,对农牧民进行衬膜水稻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农牧民发展沙地衬膜水稻产业。


    

  在积极引导农牧民扩大沙地规模的同时,该旗鼓励种植大户或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衬膜水稻种植基地,推动适合发展衬膜水稻的沙地向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流转,变目前农牧民的小规模种植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带动农牧民发展沙地衬膜水稻产业。


    

  库伦旗计划利用3年时间,使全旗衬膜水稻发展到2万亩以上,北部沙区达到人均拥有1亩衬膜水稻。今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发展衬膜水稻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