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深化提升重点县。今年,东坡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蔬菜、水果等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重点示范推广“稻—菜”、“蔺草—晚稻”、“稻—菇”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及柑橘留树保鲜等新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种植效益,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东坡区农业局围绕水稻产业和蔬菜产业两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粮经种植比例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效益大为提高,农民有效快速增收。
“一季蔺草一般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6000元。蔺草收割后再种一季晚稻,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二级以上优质稻谷单价8元/公斤,产值在4000元左右。”近日,正在蔺草田忙活的农业业主李相德向记者介绍他“蔺草—优质水稻(晚稻)”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李相德称,蔺草和晚稻两项合计年亩产粮1000斤左右,产值上万元。
李相德是东坡区推行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的受益人之一。近年来,东坡区大力发展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通过重点打造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片,示范推广“稻—菜”、“稻—菜—菜”、“蔺草—晚稻”、“稻—菇”等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整体推进全区“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该区农户增产增收。预计今年全区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面积可达5万亩。
为进一步丰富菜篮子品种,保障东坡区泡菜产业快速发展,东坡区今年计划增加加工蔬菜播种面积1万亩,增加鲜销蔬菜播种面积0.51万亩。预计今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可达47万亩,总产量近140万吨。同时,通过引进推广先进适用、优质高产水果果品,积极推动水果产业快速发展。预计今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可达29.6万亩,总产量可达30万吨。
科技护航,增收有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东坡区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进程中,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投入,一方面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能高效农业。同时,组建农技小分队,深入开展“下基层活动”,构建“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的工作体系,组织并派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核心培训、包教包会、示范带动、全面覆盖”,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级梯度技术扩散,指导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增产增收。
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根据生产需要,通过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培肥地力,适施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结构,按照测土配方技术合理施用三元高效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平衡作物营养,提升产品的产量和内在品质。
加强病虫害测报,开展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农药防治技术等集成应用。全面推广应用光、性、色“三诱”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确保蔬菜、水果产品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对农户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柑桔高接换种技术、留树保鲜技术、农产品生产经营等内容的培训指导,强化农户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实现标准化高效种植。
东坡区农业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以上措施,东坡区今年特色效益农业可助农增收6703.5万元,60万农民人均增收可达11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