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特色乡镇 > 特色产业群 >
6000多户农民搞特色产业
添加时间:2013-05-24 12:12    来源:点击:

  3月25日,记者从开发区农发局获悉,开发区各社区对闲置用地进行有效规划利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闲置厂房、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截至目前,开发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过100万元的社区达163个,占总农村社区的57%。

  提高闲置厂房 、土地利用率

  据悉,为增创社区经济发展新优势,开发区有针对性地制订了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并通过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防范资产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引导社区利用旧村改造建成的商业设施,发展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各社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对闲置用地进行有效规划利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闲置厂房、土地利用效率。

  各社区建设的沿街店面、商业用房、公共租赁用房等对外出租或自行经营,也增加了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开发区还加大指导扶持力度。按照一居一策、优势发展的原则,引导社区立足区位、资源、资产等优势,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截至2012年末,开发区完成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2%;集体经济总收入和集体经济纯收入139亿元和13亿元,同比增长10%和8%;农民人均纯收入1.64万元,同比增长17%。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4家

  此外 ,开发区还实施了创新注册登记、发展指导、产品营销、维权解难等一系列扶持专业合作社项目的举措,开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目前,开发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均实现园区化。开发区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4家,带动6000多户农民发展特色产业。

  开发区已建、在建的农业园区达到27个,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占一半以上。种类涉及畜牧、水产、果品、茶叶、花卉、苗木等各个方面,先后打造了“柳花泊芋头”、“柳东丹参茶”、“红店子冠”草莓、“昱品海参”等一批知名品牌。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遍布开发区各个街道办事处、村居,辐射带动农户增效,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开发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过100万元的社区达163个,占总农村社区的57%。

  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力争到"十二五"末,培养出一批集体经济纯收入过亿元的社区,基本消除年收入低于百万元的薄弱社区。”开发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中德生态园、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辛安西部、灵珠山、红石崖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园林式、采摘、临水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教育体验基地,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投资8500万元,在灵珠山街道建设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