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科技专利 >
淅川县:服务“双到户”田管“一门清”
添加时间:2013-07-16 10:12    来源:点击:

    “喂,老田,给俺备20袋玉米专用肥、200瓶除草剂。”近日,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高级农艺师田志辉接到金竹河村李国定等11户农民的电话,坐上“农技直通车”将农资如约送到,并走进地里为他们作示范。

    “这是根据今春土壤调查档案,专门配制的高氮型专用肥,价格比市场低15%。”田志辉拍着一袋专用肥说。今年初,他和几位农技人员在金竹河村村开展土壤调查,每百亩建立一份档案,土地缺什么肥就配什么。

    “过去俺到市场上买农资,分不清好坏,一不小心就花钱买减产。即便买到正宗货,施肥‘一炮轰’效果也不好。现在农技人员不但把放心农资送到家,还把配套技术送到田,服务‘双到户’,田管‘一门清’,让俺省心又省力。”李国定高兴地说。

    李国定享受的是淅川县正在逐步推开的“农资农技双到户、双连锁”服务。去年,淅川县对农资公司进行集中招标,确立10家中标涉农公司,在17个乡镇设立农资连锁站,下设516家村级连锁点。在政府引导下,乡镇农技站与农资连锁站“联姻”,农技人员在从事农技推广之外也涉足农资销售和把关,参与分享企业利润。“此举不仅同时解决了农民买农资、用农技的问题,也调动了农技人员科技入户积极性,把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与市场化的农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政府农技投入不足问题,实现了政府、农户、农资企业、农技人员‘四赢’。”淅川县农业局长李建富说。

    谈到自己的两个头衔“马蹬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丹江红’农资公司技术顾问”,田志辉乐了。由于他和几位农技人员的“加盟”,今年夏管期间,“丹江红”农资公司成为全镇农资和农技的重要输出平台。“过去农技部门单纯搞技术推广没有回报,企业单纯搞农资销售得不到农民信任,现在一结合,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顺利打通。”田志辉说。

    在李国定的6亩玉米地头,8位农民向“田专家”请教。“我家玉米自打过除草剂后,始终抱头不长,为什么?”李国定问。“这肯定是玉米生长点受损造成的,大多是除草剂使用不当所致。”田志辉说。看到有些刚出土的玉米苗有些发黄,他叮嘱村民:根据测土配方档案,你们村1.1万亩土地多属微酸性黏土壤,对幼苗生长不利,应注意苗期施肥。

    据悉,淅川县今年还将进一步完善“农资农技双到户、双连锁”政策,建立“政府+企业+农技人员+农户”四位一体长效机制,更好地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农技服务,促进持续增产增收。

    任振宇 夏季风